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幹事斯特勞斯卡恩警告,在金融市場危機和通脹加劇的雙重夾擊下,全球經濟正在「冰冷的衰退」和「熾熱的通脹」之間掙扎,為21世紀首個危機,相信經濟最快要到明年首季才可復蘇。
最快明年首季才復蘇
斯特勞斯卡恩上周五在烏克蘭出席會議時表示,儘管美國今年首季經濟仍輕微增長0.9%,且勝預期,而信貸危機最壞時刻亦已過去,不過,信貸風暴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可能迫在眉睫,加上通脹肆虐,為全球經濟增添不明朗因素,故預料環球經濟要到明年首季或次季才可復蘇。
他續稱,由於國際油價何時會回落,以及食品供求失衡的情況何時改善,仍是未知之數,故現時難以預測全球通脹何時才開始放緩。
新興市場方面,斯特勞斯卡恩說,雖然區內經濟正強勁增長,尚未受西方國家疲弱的經濟嚴重拖累,但相信歐美經濟欠佳對新興市場的衝擊將陸續浮現。此外,面對油價上漲,不少發展中國家正飽受進口物價上升之苦,以烏克蘭為例,過去3個月物價暴漲約30%,情況令人擔憂。
法興:過度憂慮通脹
雖然國基會關注通脹問題,但法興著名分析師愛德華斯唱反調,批評市場現時過度憂慮通脹,並認為在全球經濟衰退和商品泡沫爆破的情況下,通縮威脅可能重現,而歐美物價可望在明年底前回落。愛德華斯過去7年獲ThomsonExtel評為歐洲最佳環球策略師,並曾準確預測亞洲10年前爆發金融風暴,故其言論頗受重視。
事實上,國際清算銀行(BIS)前周指出,若環球經濟放緩加劇,會令通縮風險上升。德銀經濟師說,現時不少央行為遏抑通脹而加息,但將來可能掉頭減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