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的其中一環是投資,而投資前必須對金融產品有全面而透徹的認識,現今市場有各式各樣的投資工具,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基金、股票、房地產、期權及期貨,而較為人所熟悉為基金及股票,以下我會談談基金的問題。
讀者或許會問:「為甚麼要買基金,以及甚麼人會合適買基金?」在回應問題前,我們要知道基金是由專業基金經理的集成計劃而成,目標是滙集投資取向相若的人士的資金,投資於不同的金融工具,以達到最佳投資和分散風險的效果。
門檻低兼選擇豐富
舉例說一位電腦技術人員,他可能對投資市場不太認識,本金又不多,不能買一定數目的藍籌股票,於是可以定期月供形式買基金作投資及積蓄。投資金額低,選擇豐富,同時也獲得投資於環球的機會。
另外是醫生,有不少因工作時間不穩定及工作時間長,沒有時間留意投資市場及環境,他大可以一筆金額作中長期投資,而由基金經理提供專業的投資管理服務。而教師也有同樣的問題,開市及銀行時間也是上班時間,工作性質不容許緊貼市場。
也有情況是購買海外股票或是債券,由於購買的數量不多,成本較高,此等海外股票及債券的基金便很有吸引力。
宜長揸不合投機者
有人不熱衷於投資基金,原因是他們有時間可自行買賣股票,及對投資市場有相當認識,甚至比基金經理及推銷基金的代理更好,因而不希望支付太多手續費去購買,自己動手(DIY)也能達到投資基金的效果。基金也只適合較長投資時期的投資者,即日鮮或只以幾天到數月作為買賣投資時間的投機者,不是購買基金的一群。
由此可見,基金不是適合所有人,在購買基金前,一定要作出相當詳盡的評估。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幾乎有參與基金買賣,因為有工作的人都要參加強積金計劃,故此基金投資的技巧及知識,也可用於選擇強積金上。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及法律系講師 李兆波
電郵地址: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