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不能代替? - 蔣 芸

客座隨筆:不能代替? - 蔣 芸

說來好笑,息影的女星,東山復出的理由總是徇眾要求,過了一陣,看看勢頭不對又說是徇家人要求才退。如今政治人物也沿用了這一套陳腔濫調,像李柱銘、像陳太,一個因為寶貝仔,一個因為丈夫,都選擇了退。李柱銘還好,在民主道路上,他為伊消得人憔悴,只能嘆一聲英雄遲暮,為德不卒。
而陳太呢,真是鬧劇、笑劇一場,當初那麼大陣仗,那麼多不甘香江淪為一國一制之下的特區,在殷切的期望之下,把她送進了立法會,我就不相信手持選票、心眼透亮的香港人只期望她只玩八個月,只是瀟灑走一回?
我也不相信,讀過史書的港大高材生,有四十年公務員經驗,做了這樣一個出山決定時,會沒有後着、更沒有堅持,席位還沒有坐暖已準備起身走人,有誰可以接受今天這樣一個尷尬局面?我欲無言矣。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當然仍有好風度的騎士,如李柱銘、如黎智英,這兩位重量級的人馬,在極度失望之下,還要替她,也替自己打打圓場;一個說:「佢真係好有心,她是不能代替」,另一個說:「她知道自己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社會也需要她,但她知道丈夫比社會更需要她時,立即做了一個好妻子應該做的決定……」。
你聽聽,這是什麼話?一個男人向一個女人求婚不遂,好事泡了湯,有人問起時:「啊,她還是選擇了別人,那人比我更需要她……」這一番話又如何能掩蓋住失意落寞悵惘之情。
那些對她寄予厚望,又有能力為她站台拉票的人,此時此刻會如我一般,覺得買錯了馬吧;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個養尊處優,到處給人捧、給人讚才能習慣的女人。若不是便覺無癮之至,更要打起退堂鼓來,香港良心是不會窩囊到忽然抬出一個丈夫,又忽然抬出一大家子人為擋箭牌的。
香港良心是千萬人吾往矣,是充分了解自己的角色,分清楚敵我,在任何環境下,也不會辜負支持她的人;在任何惡劣氣候下,也要給敵人顏色看的人,香港良心是拼盡了生命中最後一抹艷麗,如杜鵑啼血如春蠶吐絲,沒有那麼多婆婆媽媽的顧慮與藉口;那是連自己也不能相信的。
看她公開宣佈不再參選,那輕飄飄的話語,只覺得遺憾,進是進得漂亮,退卻退得難看,這也實在是不能代替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