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最可怕的事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身邊的人「一舉驚人」,臭味難聞。迫車迫地鐵,男男女女零距離,臭狐可會人傳人?醫生說如此親密接觸不會播病,但一家人使用同一洗衣機就要小心,因為其中一種引致臭狐的真菌生命力強,其孢子連亁衣機也不怕,惟有太陽的紫外光才可以趕盡殺絕。 記者:張嘉雯
皮膚科專科醫生何家強指,臭狐與汗水分泌和真菌有關,皮膚上的皮膚癬菌會把汗液分解,產生異味,由於真菌躲在較深層的角質皮層,即使勤洗澡也不可以徹底清除,「我哋會畀啲藥膏病人搽,殺死啲真菌同細菌,通常三、四日到會好,但容易翻發。」
真菌孢子難以殺絕
何家強又指,真菌可以透過空氣傳染,其孢子耐亁、耐熱和耐冷,一般洗衣劑及亁衣機均未能完全殺滅,唯一方法是放在陽光中暴曬,「只有紫外光先可以殺得死佢,其他都無用。」若有家庭成員染上,應把其鞋襪衣服放在陽光下徹底晾亁,若本身汗腺不太發達,則不會受影響。
曾任職港大及中大皮膚科主任的陳衍里指,臭狐成因與出汗多有關,食用大蒜亦會令汗水味道變濃,但涉及細菌和真菌感染較少,一般情況下可以使用止汗劑,令皮膚角質層增厚,減少出汗。若真屬於細菌感染,也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療。
整形外科專科醫生陳祖鈞指,即使不是患臭狐,汗多本身已經令人困擾,不少年輕人求診,「佢哋因為怕熱,影響埋社交生活,唔敢拖人隻手,成日揸住條毛巾,寫字又寫到張紙花晒,只係肯出入冷氣地方,唔肯搭公共交通工具呀。」
注射肉毒桿菌蛋白
陳祖鈞表示,最有效治療多汗的方法是注射肉毒桿菌蛋白,阻止神經傳遞物質到達汗腺,約半年至一年注射一次,每次腋下25至30針,手掌20多針,醫生會先為求診者注射止痛劑,約一至兩星期開始見效,注射部位的感覺會稍微受影響,但會漸漸減退。
割汗腺 脫毛 無助減汗
割汗腺、脫毛,對止汗減臭有沒有幫助?醫生解釋,割汗腺風險大,需要全身麻醉,部份病人完成手術後汗水會轉移至其他部位排出,得不償失,至於脫毛則完全無助減少汗水。
口服藥有副作用
整形外科專科醫生陳祖鈞解釋,坊間流行割汗腺減汗的說法,事實是手術過程複雜,需要在醫院內進行,效果也不佳;病人需要全身麻醉,醫生在兩邊胸腔放入內窺鏡,切斷交感神經,有氣胸、血胸等風險,手術約需兩小時,對手汗幫助較大,改善手汗及腋下出汗的效果較低,「有四成人割完覺得後悔,因為身體好犀利,知道呢條路擋住咗,就會去其他通道,令其他地方出多咗汗。」
至於清除體毛,陳祖鈞則指對減汗沒有絲毫幫助。除了割汗腺外,過往亦曾流行以口服藥減少排汗,但由於沒有針對性,影響中樞神經,服用者會出現眼矇、小便不暢通等副作用。
陳祖鈞指,有極少部份病人會選擇破壞腋下真皮汗腺,但容易造成腋下積血;亦有病人會在水中放入電極,利用微電擊製造電解水,把出汗多的部位浸在電解水中,令汗腺管道封閉,但由於每次要浸一至兩小時,每周要浸兩至三次,使用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