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做安廸華荷專輯,是天下最自然的事──或者你不知道,這份雜誌創刊的時候,掛着老闆如日方中的招牌,全名是《安廸華荷的訪問》。他旗下的「工廠」是間名副其實的藝術創意中心,人來人往龍蛇混雜,除了生產油畫、絲印和銀幕上下大被同眠的黑白影片,也管理一支叫「天鵝絨地下」的樂隊,興隆的生意伸展進出版界一點也不奇怪。他本來就有隨身攜帶錄音機的習慣,街頭巷尾遇到生張熟李,事無大小即場收音,回到辦公室往秘書檯面一擲,整理出來便是一篇篇趣怪的文章。這種有聞必錄的風格,與他的實驗電影同出一轍,不在乎鏡頭呆若木雞畫面鬆郁矇,但求捕捉時代脈搏,事事以傳真為貴。
儘管專輯天時地利而人未必和,資料的豐富其他雜誌卻一定辦不到,單單是第一次出土的遺物展覽,就令人嘆為觀止。據說華荷一世人什麼東西都不捨得拋進垃圾桶,現存六百一十二隻硬皮紙盒,裏頭千奇百怪,構成一個私人的時間錦囊。過期的美國護照,寫明他生於一九二八年八月六日;藏書之中,包括鹹到出汁的《熱褲老同》、《愛上一個契弟》、《又後生又狂野又性感》,和比較正經的《同性戀者手冊》;與Halston合力製作、結果被財政部禁售的那件印滿銀紙的浴袍,好生生由貼着鈔票的刷子鎮壓;六八年遭暗殺流產,住院後需要長期靠腰封支撐,一件件由紅顏知己染上不同的漂亮顏色,比穿出來見人的周身烏黑炭灰艷麗三條街。如果嫌這些不夠八卦,還有街角自拍亭的無頭露械照,「知情人士證實此乃安廸之陽具」,包保滿足粉絲無遠弗屆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