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威國際(167)經兩年虧損後,重整已有成效,可以轉虧為盈,但盈利有限,且收益來源並不明朗,股價表現仍差。
截至今年3月止年度,盈利1750萬元,而上年度虧損1.51億元,前年則虧損2.63億元。
營業額減少4%,符合萬威減少低利潤產品的目標,毛利增加1%,毛利率由33.8%升至35.7%,經營狀況轉佳,各項支出減少14.8%,應是好現象,反映致力於控制支出,不過各項支出已相當於毛利額的98%,不是毛利少便是支出多。
縮減利潤低產品
其他經營收入7130萬元,較上年增加84%或3260萬元,此項收入未有說明,但該收入是盈利的關鍵,如無該項收入或稍為減少,萬威將會繼續虧損。
該項收入可能涉及特殊項目,影響對業績評價,值得注意的,是該項收入於上半年為2190萬元,即下半年為4940萬元,上半年盈利200萬元,下半年為1550萬元。
去年萬威的品牌業務已告回穩,微升0.3%,OEM/ODM業務減少11%。
美洲銷售下降10.2%,歐洲銷售增3.2%,亞太區減6.1%。液晶體顯示器電子消費產品銷售減少7.6%或7840萬元,而分類業績由盈利2430萬元轉而虧損740萬元,是有關競爭形成。
電訊產品、數碼媒體及其他電子消費產品銷售減少12.7%,仍錄得虧損2230萬元,但已較上年虧損1.08億元明顯轉好。此類產品以電訊產品為主,為避免競爭,縮減利潤低的產品,而獨特設計的項目利潤暫時尚未能接續。
電子教學產品是最佳的一環,銷售增長6%或4370萬元,業績由1410萬元激增至1.31億元,可見電子產品業績的波動。
財政狀況已轉好
萬威致力於自有品牌的分銷,以獲致較佳毛利,已如願以償,而分銷支出激增,亦必須有完善的供應鏈配合,以致年前出現顯著虧損,作出整頓後,已有相當效果,但若干收入不詳,實際盈虧不明確,業務有待改善,不過,經整頓後,財政狀況已處於淨現金水平,可以支持繼續整頓。
萬威現價28.5仙,PE40.7倍,未恢復派息,P/B0.9倍,在業績未明顯轉盈前,P/B只宜參考,對股價難有支持。
電子股本是較為反覆股份,於業績不理想時,已無吸引,萬威股價雖已低殘,亦只宜觀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