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則禪案,老和尚道:「我早放下了,你還沒有放下?」
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故事,話說有女性遇溺,連老和尚與小徒弟都礙於男女授受不親的孔家店教條,一時不知所措,最後又以孔家分店孟子人溺己溺之道,由老和尚揹女事主過河,小徒弟問師傅有何感受,和尚答:我早已放下了,你還未放下嗎?放下的是指那女性的肉身,那雌雄親疏有別的摩擦感,此事之所以放下不是時間問題,而是心中有沒有存在對雌性肉身的分別心。眾生既平等,本無男女之別。
這點,特首要是把九五政改方案變成禪宗公案,他會得對臨陣被綑綁投反對票的禍首說:你放下了嗎?我早放下了,那就真的通情達理了。
親疏有別,還未到八萬五階段,不提就等如不存在,老董拈花微笑,八萬五?我早放下了,你們還放不下?在親疏有別的政見歧視的氛圍中,通過一條繁複無比,執行起來讓平機會坐大及頭痛,又讓律師帶來半公平競爭回報的法例,叮的一聲,《種族歧視條例》正式登場,實在諷刺。
將來僱用少數族裔的國民生產總值貢獻者,對家務助理一時口快,對一向善待的菲籍女性叫了一聲賓賓,那語氣,不因這忽然帶有種族偏見的疊字,一如往常親暱,如果有一天,家務助理反目,拿那賓賓二字作證據,主觀上認為語氣不善,平機會鄧爾邦會說:「這只是一個虛名,蔑視一個人,家助與政助的稱呼與內心的偏見無關嗎?」僱主又會問賓賓:「賓賓啊賓賓,無論我怎麼叫你,你菲籍的出身你跟我不同的膚色,我早放下了,你還沒有放下嗎?」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