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時父吊頸死 母精神病 孤單成長<br>情變坎坷青年跳樓亡

四歲時父吊頸死 母精神病 孤單成長
情變坎坷青年跳樓亡

【本報訊】19歲青年身世坎坷,父母均有精神病,父親更在他童年時自殺身亡,青年只得在缺乏關愛的環境下孤單成長。昨日他與同居女友因感情問題爭執後,疑感懷身世,在馬鞍山恆安邨寓所從9樓跳下自殺,送院搶救後終告不治。
死者吳日新(19歲),畢業於明愛沙田馬登基金中學,現時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繼續進修。據稱,吳的父母均有精神病,吳父在他4歲時(92年)疑精神病發在寓所內吊頸身亡,事件令吳母大受打擊,無法照顧日新,於是將他交託給祖母同住。吳母其後結識新男友,並在恆安邨恆江樓住所同居,2000年吳母曾報案,指與同居男友有感情紛爭,不過警方懷疑事件涉及金錢瓜葛。

近年回家與母同住

近年日新搬回家中與母親同住,母子靠綜援金過活。街坊稱,吳母間中入住精神病院,經常喃喃自語及製造噪音,不過情況尚可接受,未有對街坊造成太大滋擾。日新自小缺乏父母關愛,成績不太理想,早前他一名18歲姓馬女友入住,兩人過着同居生活。
昨日清晨6時許,恆安邨恆江樓54歲姓李保安員發現有人從高處墮下,倒卧在大廈1樓簷頂,於是報警。消防員到場將墮樓男子救起送院搶救,惟至早上7時證實不治。警方登樓調查,在9樓一個單位找到死者姓馬的同居女友,當時她仍在熟睡中,不知發生巨變,事後往認屍確認其身份。據稱,兩人較早前因感情問題發生爭執,她獨自入房睡覺,料不到男友會跳樓自殺。警方在現場沒有發現遺書,但相信事件無可疑。至昨日傍晚6時許,死者家人和多名友人在現場進行路祭燃點香燭,各人都傷心不已。

仵工將死者屍體轉送殮房。 吳國威攝

長大不懂處理壓力

香港心理衞生會執行委員黎守信醫生稱,早年失去父母,長大後處理壓力的能力會較遜色。他解釋,兒童成長會經過不同的學習階段,包括建立自我價值及與他人相處等;其間家長擔當着相當重要的角色,是孩子學習的對象、支援的後盾,讓他們累積處理壓力的方法,並建立感情支援網絡。
要是欠缺父母作榜樣,孩子可能不懂以合理的方法處理問題和壓力,不懂得向人求助傾訴,走向牛角尖。一旦遇到感情挫折,便會生出各種負面想法,例如「以後都唔會有人鍾意我」。
另外,父母有精神問題,遺傳機會亦偏高,再加上至親有自殺行為,危機又再加大。

死者家人及朋友在現場進行路祭。 麥超億攝

青年自殺示意圖
--1992年--

1)青年父親在他4歲時疑精神病發吊頸身亡。

2)母親同樣有精神病無法照顧兒子,事後將他交託祖母。

--昨日--

3)青年與同居女友為感情問題爭執。

4)青年疑感懷身世,由住所9樓跳下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