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yMeASunday:賭兩蚊,你估聽日落雨唔落雨? - 黃偉文

BuyMeASunday:賭兩蚊,你估聽日落雨唔落雨? - 黃偉文

忽然雨靴潮。
我試過買了羽絨後對天大叫「變冷!變冷!」當然也試過快人一步得到了限量版Tee時祈禱「回南!回南!」卻未曾蒙蔽理智忍着不掛晴天公仔,只因為明天想再着新雨靴。
落雨天,對時裝界人士來說是賺了還是蝕了?
6月7號那天你一定沒有去中環,太子大廈的Chanel門口浸到上膝頭,地面的地毯全砸了,地牢還要停止營業幾天,我當然關心2.55袋的吉凶,事後售貨員的答覆是「奇迹地,一個都未遭殃」,點都慘不過嘉軒廣場的Herm囗s,一個月後的今天好像還未重開,不知道多少個姬莉和寶金被拖落水?嗱,道聽塗說,冒雨到中環上班的朋友後來報料「嘩!我見到文華Ferragamo攤晒啲蝴蝶鞋出嚟晾亁!真係壯觀!」我無緣目擊,不知有沒有誇大的成份。
雨靴雨褸雨遮賺得你幾多?落大雨時裝界怎會不閉翳?(點唱曲:CryingintheRain──EverlyBrothers)
雖然你明天還是想繼續着那對新置的花花膠水靴。

橡膠玫瑰

我還是嫌膠水靴穿得耐會腳臭,除除着着時也少不免「啜」着皮膚,但早兩期看《壹週刊》還是心頭一暖:某夫妻檔食正條水,在小商場裏力谷潮流雨靴而大賺,看着那些想像豐富配色大膽的格仔波點花花,而且幾嚿水有交易的rainboots,我覺得,時裝如果能做到漂亮而人人負擔得起的境界,是德。幾乎忍不住跑去那個對我來說陌生的區域商場致敬致敬。
事實上hifashion是不可能賣得太平的,一來,有些東西收得唔貴你就「唔恨」,人人買得起你就喪失了炫耀的價值,到時你又會第一個做猶大,改去追求另一種貴夾唔飽的變種MastermindJapan……第二,名店的豪裝舖位與巨型廣告你是有份夾錢的,賣一些不能食水深的貨品給你,排場如何維持?到時你還是會變成第一個嫌人寒酸奪門而出的叛徒。

Fendi

Celine

Gucci

目前我見的名牌膠水靴,最貴暫時是Gucci,未減價時2,000幾,仍然唔算貴,而且仲幾盞鬼㖭,值嘅。

舉個例,大概2000年左右MartinMargiela推出過一副比實物5倍大的紙太陽眼鏡,概念不知幾有趣,但牌子方面沒有在天橋上力推,肯入貨的時裝店亦少之又少,後來我在巴黎聖日耳曼的Onward找到一副,店員嘆謂:「一副紙眼鏡成本最多幾十,markup幾十倍也只能收你幾百,杯水車薪,對整個集團的營業額於事無補,不如出力煲吓『賣到價錢的皮革珠片茄士咩』仲好!」所以鮮見有低成本高創意的衣飾能成為時裝大牌的keylookskeyitems。今季有良心有氣度的冒險者我好像只能數得出Prada秋冬男裝那條替主題點睛的獨立假西裝領,只賣600港元。單買了它就幾乎等於買了全系列的精髓,相反,買晒成套西裝恤衫而買不到這件小accessories的人,就好像「斷了纜」,雖然身上穿的都是「錦」,卻總欠一點點上面添的「花」。所以售貨員遇到單買領而不買衫的顧客大概最膽戰心驚呀。萬一情況嚴重,恐怕店方下次也不敢推出又平又靚的keyitems宴客吧?咁就慘喇。

今季Prada男女裝風格頗為統一,而且骨子,論趣味男界略勝一籌,那條僭建的第二領令平淡的西裝look生色不少,而且只賣600蚊。
PradaF/W08

PradaF/W08

也有另一些店舖,會選擇另一種形式益街坊,例如MarcJacobs的歐美店近年常備一些特廉版的T恤totebag皮帶帽子內褲水靴,不是月下減價,而是天生十幾至幾十歐元已有交易,相信是希望用抵食夾大件的一條新line吸引顧客入店帶旺個場,同時希望他們買買吓睄到mainline幾靚,連價值連城的正貨都順便執番幾件。不過,最近兩次遊倫敦巴黎時,已發現這類宣傳效果頗大的「感謝祭」式系列似乎downscale了,大概一入門口有一大堆揀十蚊兜的客「揖揖攘攘」,確會影響試8,000euros一條頂級MarcJacobs晚裝裙的大客心情吧?無謂得不償失,也是很可以明白的。

去歐美MarcJacobs店執平Tee是我旅遊的重點節目,近年益街坊貨品有越出越少的傾向,希望不會完全取消啦。
MarcJacobsF/W08

$399

$899

$899

$399

美而廉而潮的水靴,我向你salute!

贈品的藝術

所以兜了個大圈,還是很欣賞「成本得一百幾十但盡量做靚佢」的雨靴精神,這其實和近年歐美日雜誌的贈品風擁有同出一轍的服務心,甚至慈善心。每次到報攤書店看新上架的出版物都有嘆為觀止的感覺,一本雜誌定價幾十,隨書附送的小禮物成本最多只能是幾蚊雞吧,居然一次又一次給他們想出了各種(印了個)名牌(嘜頭上去的)有趣小物,沙灘拖、小鏡盒、eyemask、雨褸、太陽鏡……不都是幾蚊雞成本就能做得似模似樣上得大枱的實用小東西吧?所以每次拿起一本新出的(尤其是日本的)雜誌,我都不禁發出一個會心微笑,對空氣講「咁都俾你諗到!」這句說話你別以為稀疏平常,我一生人的努力,就是為了能多聽幾次這句對創作人來說最崇高的讚美。
所以我30幾年來一直喜歡那間茶餐廳,它的名字快狠準不扭擰不食字兼且有點老老套套,卻點出了我對自己創作的終極願望──「美而廉」。
Textby黃偉文

資訊發達,要做一本極好睇與極難睇的雜誌都不容易,差不多與差不多之間,決勝分是「隨書附送」的用心和設計。

本周考古

我讀小學時,每儲夠一嚿零用錢,就會坐隧巴102、112過銅鑼灣松坂屋雜誌部買日本空運到來的《小學一年生》《小學三年生》雜誌,貪它期期隨書附送的贈品新奇,有時是個手動能發聲的唱機紙模型(附唱片),有時是個能用的組合紙顯微鏡,相信今天日本雜誌的贈品咁有諗頭,是《一年生》《三年生》種的善因吧。

黃偉文
填詞人,其實最鍾意買嘢,最憎寫字,星期日盡可能唔寫字,去買嘢。
插畫:SatomiMizuu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