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內遭提走101億<br>IndyMacBank倒閉

11日內遭提走101億
IndyMacBank倒閉

國際貨幣基金總裁卡恩(DominiqueStrauss-Kahn)宣稱,美國次按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最壞時刻已過,言猶在耳,美國次按泡沫卻連環爆破。繼美國兩大房貸機構:房利美和房貸美資金匱乏,盛傳聯邦政府要出手接管之際,全美第九大按揭銀行加州IndyMacBank因資金周轉不靈,前晚(周五)突被聯邦政府接管,成為美國史上第二大倒閉銀行,也是國內今年第5間倒閉銀行。

預料78億存款沒受保

IndyMac受次按危機和樓價大跌影響,虧損嚴重,加上民主黨參議員舒默(CharlesSchumer)上月呼籲聯邦政府出手相救,以防IndyMac倒閉,引發客戶擠提。短短11天內,銀行被提走13億美元(101億港元),儲蓄機構監理局(OTS)鑑於IndyMac無力應付大批客戶提走存款,決定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出手接管。
負責維持金融市場秩序和保護商業銀行存戶利益的FDIC,預計動用40億至80億美元(312億至624億港元)接管IndyMac,並改名做「IndyMac聯邦銀行」。FDIC傾向在90天內將IndyMac賣盤,若沒有買家,會將銀行的業務斬件出售。
由於每名客戶受保上限僅為10萬美元,料有多達10億美元(78億港元)存款不受保,當IndyMac被接管消息傳出後,大批客戶趕到銀行提款被拒,一位女士哀求職員說:「求求你吧!我只想提取一點現金。」
IndyMac在今年3月底的資產是320億美元(2,496億港元),目前因資金不足被接管,成為美國史上第二大倒閉銀行,對上一次是1984年,倒閉的是資產有400億美元(3,120億港元)的ContinentalIllinoisNationalBank。
IndyMac於1985年成立,專門提供「等同A級」(Alt-A)按揭貸款,即是向沒收入和資產證明人士提供樓按,前年全盛期時僱用1萬名職員,股價為50.11美元(約391港元)。但隨着次按危機爆發,樓價大跌和信貸收緊,錄得虧損9億美元(70.2億港元),股價跌至前天28美仙(約2.2港元)。
美聯社/路透社

一名存戶懇求IndyMac職員讓他入內提款,但職員和警員阻止。 路透社

接管IndyMac銀行Q&A

Q:FDIC為何有權接管破產銀行?
A:銀行不能像其他企業般申請破產保護,美國國會在1930年代成立FDIC,可接管資不抵債或周轉不靈的銀行。
Q:FDIC有甚麼權力?
A:可將銀行清盤,或將部份資產轉讓給其他銀行,或成立「過渡銀行」處理呆壞帳。
Q:存戶會否血本無歸?
A:存款少於10萬美元(78萬港元)的存戶,可取回所有存款;超過10萬美元的,要視乎存戶的戶口種類及戶口所有權而定,例如退休人士的最高受保存款金額是25萬美元(195萬港元)。
Q:何時可取回存款?
A:少於10萬美元的存戶可即時取回存款,但若有多個戶口,FDIC或要花數星期核實。
Q:存款超過保險上限怎麼辦?
A:FDIC計劃日內與不獲全保的客戶會面,答應向他們預付一筆相等於不獲全保金額五成的款項。

路透社/《洛杉磯時報》

美國今年倒閉銀行事件簿

11/07:加州IndyMac銀行被FDIC接管
30/05:明尼蘇達州FirstIntegrityBank破產,最後被FirstInternational信託銀行接管
09/05:ANBFinancialNA被聯邦政府勒令停業,最後由Pulaski信託銀行接管
07/03:HumeBank停業,被SecurityBank接管
25/01:DouglassNationalBank被LibertyBankandTrustCo.接管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