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二手住宅交投量跌76%

新加坡 二手住宅交投量跌76%

美國經濟放緩,次按危機及股市波動等因素,為樓市帶來隱憂,投資者態度謹慎,導致今年新加坡一手私人住宅成交量大跌,4月僅得129宗,比去年同期少1216宗,跌幅達90.4%,而二手成交亦跌76%;不過,樓價仍然「企硬」,首季更上升3.7%,但升勢放緩。有業界提醒,若不利因素增加,樓價將面臨強大壓力,有機會出現自04年以來,第一次下調的危機。

市區重建局數字顯示,4月一手私人住宅成交量為129宗(見圖),雖然比3月微增6宗,但較去年同期的1345宗跌90.4%。二手成交量自去年11月以來反覆下跌,4月僅得559宗,較3月跌21.8%,比去年4月跌1799宗,跌幅76.3%。

一手買賣僅129宗

業界認為,美國經濟放緩,次按危機及股市波動等因素,為樓市帶來隱憂,投資者採取謹慎態度,加上市場氣氛降溫,發展商普遍減少推售新單位。世邦魏理仕執行董事李曉和表示,市場氣氛將持續轉淡。新加坡樓市上次一手成交量「低潮期」,是03年第一季「沙士」期間,當時只得349宗。
雖然成交量減少,但樓價仍然「企硬」。據市區重建局數字,今年首季私人住宅樓價指數為177.2點,比上一季高6.4點,升3.7%,不過,升幅則進一步放緩,更是自06年第四季以來,最細升幅。業界認為,樓市放緩,但賣家仍不願割價求售。據悉,市中心豪宅如史格士廣場(ScottsSquare)2月有兩個單位,以呎價3656元(新加坡元.下同,約20821港元)售出,市區外圍的私人住宅,如位於勿洛水池路的WaterfrontWaves,平均呎價約為800元。

樓價仍升 惟幅度放緩

萊坊研究部負責人麥俊榮預計,成交量將持續下跌,若不利因素增加,樓價將面臨強大壓力,有機會出現自04年以來,第一次下調危機,並預料今年私人住宅樓價,僅升5至10%。

位於市中心在建中豪宅史格士廣場,2月有兩個單位,以呎價3656坡元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