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利美、房貸美再瀉五成

房利美、房貸美再瀉五成

【本報綜合報道】儘管美國財長保爾森傾向房利美及房貸美維持現狀,意味白宮無意接管這兩家房貸機構,但投資者仍擔心白宮一旦接管將導致股東血本無歸,令連日急挫的股價全面崩圍,昨日紐約早段再暴瀉五成,房利美股價最多跌49.4%,報6.68美元;房貸美亦一度挫51.4%,低見3.89美元。

保爾森暗示暫無意接管

面對市場對兩大房貸機構投下不信任票,白宮正研究多個拯救方案,據《紐約時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其中一個方案中,若房利美及房貸美財務惡化,布殊政府或接管其中一家,甚至同時接管兩家機構。報道稱,在政府接管情況下,房利美及房貸美股票的價格將如同廢紙,而兩家機構持有或擔保的房貸資產蒙受的損失,均須由納稅人承擔。
不過,美國財長保爾森表示,現時首要任務是支持房利美及房貸美維持現狀,讓兩者繼續為社會服務,政府並會與聯邦房屋監管局及兩家房貸機構保持聯絡,其言論暗示白宮暫時無意接管房利美及房貸美。
事實上,根據92年通過的法例,若房利美或房貸美陷入資金匱乏的境地,聯邦房屋監管局可立即接管兩家機構。除接管外,布殊政府亦計劃推動立法,由政府出面擔保兩家機構持有或擔保的5.2萬億美元債券。不過,官員承認,此舉會令政府龐大的財赤倍增,加上市場本來就認為政府一直為這兩家機構撐腰,故相信此方案收效不大。
兩大房貸機構危城告急,共和黨總統參選人麥凱恩及民主黨參議員舒默表示,為保障美國人供樓能力,房利美及房貸美的存在是必須的,國會將向行政部門施壓,要求政府動用資金避免兩者倒閉。Fox-PittKelton及Friedman,Billings,Ramsey估計,兩者稅前損失及資產減值須達至770億美元,政府才會出手打救。
受到美國樓價下滑及房貸違約率不斷攀升影響,房利美及房貸美發債成本大幅上漲,投資者擔心兩家機構發行的債券也會違約,兩者的實際損失恐怕超過110億美元,故近日大舉拋售兩者的股票。此外,受到撇賬金額遠超公司預期困擾,Roskilde成為次按危機以來,首家被央行注資拯救的丹麥銀行。丹麥央行聲明指,當局與政府及監管機構商討後,Roskilde將會獲得足夠的資金維持運作。

次按餘波
花旗600億賣資產填氹

次按危機餘波未了,美資大行花旗集團為籌錢「填氹」,同意向法國第二大零售銀行CreditMutuel出售旗下的德國零售銀行業務,涉資49億歐元(約600億港元)現金。至於法國銀行東方匯理行政總裁波爾傑則因處理次按危機不善,正面臨被攆下台。
花旗行政總裁潘廸特表示,出售德國業務不但有助強化資本,亦令集團可更專注核心業務。分析員認為,花旗出售德國業務料引來連鎖效應,加快金融業併購潮,而目前客戶人數最多的德國郵政銀行(Postbank)及安聯旗下的德累斯登皆有意出售業務。
CreditMutuel亦指,收購有助進一步擴充公司的歐洲零售銀行、保險及國際金融業務版圖。MerckFinck分析師貝克爾指出,花旗的資產幫助CreditMutuel擴大在德國勢力,至於競購失敗的德意志銀行,現時只能集中火力收購郵政銀行。
此外,法國《世界報》報道,東方匯理銀行在次按危機損失50億歐元,令公司高層面對史無前例的下台壓力,預計行政總裁波爾傑將於下周二呈辭,其離任亦同時增加主席卡倫離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