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過關 明年實施膠袋稅

立法過關 明年實施膠袋稅

【本報訊】兩項環保法例,昨日在一片批評聲中通過。《產品環保責任條例草案》為政府徵收膠袋稅打開綠燈,最快明年中實施,超市及連鎖店每個膠袋徵收五毫,但被質疑志在幫補庫房收入。《空氣污染管制修訂條例草案》規定發電廠減少污染物排放,但未有管制最污染空氣的二氧化碳,政府被指是為大財團護航。
立法會昨日通過《產品環保責任條例草案》,設立法定框架,推行新措施盡量減低多類產品對環境的污染,以及向某些提供購物膠袋的零售商徵收費用。當局建議對六種產品,包括輪胎、購物膠袋、電器及電子設備、包裝物料、飲品容器及充電池等,推行生產者責任制,透過污染者自付原則,減少廢物。

向超市與連鎖店徵收

法例實行初期,政府只會徵收膠袋稅,當局建議向超市集團及連鎖零售商店的消費者,每個膠袋徵收五毫,最快明年年中實施。有立法會議員質疑,徵收膠袋稅只是為了增加庫房收入。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單仲偕則促請政府,在徵收膠袋稅及其他環保徵稅的同時,採取財政中立原則,削減其他徵稅,例如差餉等。
環保團體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表示,對於草案通過並不感到特別高興,這是本應在兩年前已通過的法例,政府的工作實在「太慢太對唔住社會」。他說,現在無論個人及商界都未有體現生產者責任制,整個社會仍為製造大量廢物的個人及公司分擔處理廢物的費用,是不公平的表現。

規管電廠污染物排放

立法會昨日亦通過《空氣污染管制修訂條例草案》,由2010年起規管本港發電廠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懸浮粒子排放總量,及容許發電廠與境內及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其他發電廠,進行排污交易。
綠色和平氣候及能源項目主任楊凱珊說,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已經沒有利用新的《管制協議計劃》規管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今次他再為大財團護航,讓電廠可以無限制地排放溫室氣體,實為氣候變化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