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講運動談人生<br>奧運話題:兩老友向奧運出發

出書講運動談人生
奧運話題:兩老友向奧運出發

京奧魅力,造就了李德能與洪松蔭不約而同在今年出書──《金牌背後》及《松頭再來》。這兩位老朋友,8月將為不同電視台做京奧主持。23年前,德能是港台體育節目主持,阿松是4屆「全港單車總冠軍」,當時德能邀請阿松到港台做客席主持。20多年下來,德能現時是個家喻戶曉的足球評述員,阿松就當上保險公司區域總監。但兩人今夏都一同向京奧進發。記者:徐嘉華 攝影:黃賢創、黃冠華

李德能─望觀眾識睇奧運

由84年大學畢業後加入港台做體育記者,到做節目主持、足球評述員,德能一直心繫香港體育。他說:「我一直有個願望,希望觀眾可以享受體育深一點及全面一點,識得欣賞奧運,而非只當睇盛事。」
於是,近期德能有兩件傑作──一是新書《金牌背後》;二是有線電視的《德能「O」Show》,架着眼鏡、穿上西裝的德能,在節目中盡數奧運古與今。而新書就像是奧運「小百科」,八卦如「奧運金牌是純金的嗎?」、技術如「體操還會有10分滿分嗎?」、嚴肅如「慕尼黑驚魂」等等。他說:「印象最深是90年李麗珊在北京亞運拿滑浪風帆銀牌時,香港冇人知道扣除最差一場的賽制,所以我希望觀眾不是矇查查睇奧運。」

「比世界盃難得多」

他睇奧運的歷史遠從84年洛杉磯那屆開始,到04年雅典間,其中4屆不是在電台,就是在電視台做主持,00及04年則只做觀眾;今年他又重操故業,為有線做網上奧運主持,他預期工作比「世界盃」難得多。他說:「世界盃最多32隊,球員不足1,000人;現在奧運會就算壓縮規模也有10,500人,周邊還有眾多教練,各項規則又不同等等,不易做。但這就是奧運的魅力,我會當是一個表演,一邊享受,一邊做好佢。」

德能的《金牌背後》實用性強。

洪松蔭─天生我才必有用

如果德能那一本是「奧運小百科」,那麼洪松蔭的《松頭再來》就是一本「奧妙人生」;書內109個故事全部是阿松的真人真事。他說:「我經歷了很多,小時候家貧、學歷唔好、有迷失過、走過寃枉路,但我都能實現單車的奧運夢,後來從事保險亦有些成績;我想告訴大家『天生我才必有用』這句話是真的。」
80年代的香港單車壇,可以說是阿松的天下──7屆香港總冠軍、88年奧運的個人公路賽第12名;看似風光,其實他有苦自己知。他說:「當年踩車冇教練冇資源,最好就是出外比賽,單車總會包機票及食宿;那時做運動員,雖然冇前景冇將來,但踩車卻令我建立自信心,及賦予我一個人生目標。」

當上保險從業員後,穿西裝多過單車衫的阿松,下月初便會到北京直擊京奧。

阿松的《松頭再來》則是運動員奮鬥史。

「運動員也有很多出路」

阿松的單車生涯由78年開始,86年加入保險行業,賽畢了88年奧運後便擱置了至愛的單車;到94年重出江湖,參加亞運會到97年征戰全運會。阿松說:「最後4年,我很享受踩車,因為有沈金康教練帶住,首次感覺自己是代表香港比賽,與我80年代的感覺很不一樣。」
曾參加過兩屆奧運、3屆亞運及1屆全運會的阿松,將出任無綫高清台京奧直擊主持。他說:「我希望做個榜樣,運動員也有很多出路。」

八八年漢城奧運,德能與中國「跳水王子」熊倪(左)合照。

阿松在八八年漢城奧運拿到個人公路賽第十二名,暫時仍未有港將達此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