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總反口 外援註9出6

足總反口 外援註9出6

【本報訊】足總削援出爾反爾!足總主席梁孔德準備推翻上季尾通過今季外援註8出6的決議,改為註9出6,實行與國際足協(FIFA)倡議的削援建議背道而馳。
足總在上季尾原已通過外援註冊由註12出7,改為今季的註8出6,之後逐季削援,早前還向甲組會發出通告,新季外援註冊為註8出6。惟近日有消息傳出,有新甲組球會認為,本地球員不足,為加強調動及實力,要求主席梁孔德將外援註冊放寬至註9出6。
據悉,梁孔德已接納該新甲組會的建議,並準備在新一屆董事局首次會議中提出放寬外援政策;由於足總董事局大部份成員都「同聲同氣」,料建議可順利通過。
身在關島任東亞足球聯盟14歲以下足球節監場的足總副總幹林誠駒接受查詢時,承認足總已收到來季更改外援註冊的消息,並會在足總董事會中研究:「由於新球季參賽隊數可能增加,本地球員又不足夠,為保賽事質素不會因隊數增加而分散實力,將會提議增外援註?人數。」

剝削「土炮」上陣機會

足總上季突然大幅放寬外援註冊人數至註12出7,並維持「外援換外援」政策,加上國援連續兩個球季在港落班便可轉為本地球員,令「土炮」出場機會大減,像上季足總盃8強公民對傑志,22名正選球員中,合共只得6名「土炮」。
國際足協會長白禮達,早前曾要求各地足總有必要保障本地球員上陣機會,正選陣容最少要有6名本地球員;惟足總現時的做法似乎與國際足協背道而馳。

球圈反應

梁守志(東方總監)
「我們上季重返甲組,因為沒有足夠本地球員而聘請了11名外援;對新球隊來說,突然改為註9出6是好事,只是長遠計必須削援,否則在國際賽便沒有競爭力。」

陳志康(南華中場)
「當然不希望外援由減變加,因為多個外援,即是本地球員又少一個出場機會。但另一方面本地球員確實不足,略為放寬是可以理解,只是長遠計必須決心逐步削援。」

陳旭智(大埔隊長)
「原先決定削援,現在又加回,不明白足總高層的用意。其實外援向來是貴精不貴多,有作用的4至5個已經可以幫到球隊,個人覺得外援註5出4比較合適。」

甄力健(康宏晨曦教練)
「足總可能為遷就某些球隊,所以放寬多一個外援名額,此舉肯定剝削了本地球員的出場機會,那麼怎叫球隊搞青訓,長遠計對本地足球發展及港隊也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