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須增宏調靈活性<br>憧憬調控放鬆滬股漲4%

李克強:須增宏調靈活性
憧憬調控放鬆滬股漲4%

【本報訊】內地6月份通脹勢料放緩至7.1%,但因全年經濟增長仍有下滑風險,加上企業陷困境,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指「當局要增強宏調預現性和靈活性,令物價漲幅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內」,市場憧憬從緊金融政策略見放寬,內地股市昨連續第三日上升,金融和地產板塊領漲,國壽(2628)A股更升10%至停板,滬深均以全日最高位收市。 記者:羅嘉銘

滬綜指高收2920點,升105點或3.75%;深綜指則報885點,升27點或3.22%,兩市成交額升19.31%至1578.92億元(人民幣.下同)。
中央電視台報道,副總理李克強在7月6日至8日赴浙江考察,造訪了阿里巴巴(1688)等多間著名外貿企業。他強調,會全面分析和判斷中外形勢,「增強宏調預現性和靈活性」,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地發展,尤其要幫助中小企解困。事實上,李總未動,調查先行。
內地《21世紀經濟報道》指,因外貿企業經營日困,7月起國務院高層、商務部、銀監會、稅務總局等多個部委先後到全國外貿大省密集考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要員向該報稱,政府短期內不能再推對企業不利的政策。

傳紡織品退稅增

《東方早報》指,商務部在7月初於溫州市舉辦座談會,浙江多個部委其後向發改委上呈調查報告,指人民幣升值、銀根萎縮、出口退稅率下調,以及次按危機等問題,令許多企業資金鏈斷裂,意味着調控倒逼機制過急過嚴。報告提出6項建議,最重要是宏調既抗通脹、亦要保增長,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是必要的,但不宜節奏過快,因製造業這幾年沒盲目擴張;其次,人民幣升值應適可而止,並應實施「積極」金融政策,增加中小企業貸款額度,適度降低利率;出口退稅則應分行業,不再一刀切。
在廠商呼籲退稅聲中,《中國證券報》引述消息指,紡織品、服裝和粘膠纖維等產品料率先受惠,出口退稅率將依次修訂至13%、15%和15%,較現時上調2%、4%和10%,方案已獲批,料本月下旬公佈,受消息刺激,紡織股昨普遍上漲。

北京地區銀行盈利降

事實上,人行在信貸迫得太緊,已令北京地區銀行信貸響起警號。人行調查發現,區內信貸供需缺口擴大,第二季銀貸投放景氣指數銳減至41.6%,為07年以來最低。因逾期貸款額增加,該區銀行盈利去年底起持續下跌,至今年第二季累跌23.2個百分點。路透社綜合調查預期,6月份廣義貨幣M2按年增長17.5%,雖較5月份的按年增長為18.07%有所回落,而6月份人民幣貸款餘額按年增長14.7%,亦比5月份為低,中國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建議,在從緊貨幣政策下應適當放寬信貸規模,以紓解企業資金緊張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