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警方聯同衞生署昨日在葵涌破獲一間無牌診所,便衣警員假扮病人進入診所獲得醫生診治後,將涉無牌行醫逾20年男子拘捕,並在單位內撿獲約值7萬元,包括抗生素在內的第一類危險藥物。
記者:劉永明 麥超億 簡明恩
被捕男子姓張(71歲),獨居於診所的興芳路192至202號葵豐大廈自置物業單位20多年,行動中警方在單位內撿獲包括抗生素在內的10,000粒第一類毒藥、約3,000粒俗稱綠豆仔的氯氮囗(Chordiazepoxide)和懷疑安定藥丸,一批藥丸、藥水、針筒及醫療儀器,總值約7萬元。張同時涉嫌未經註冊執業、販賣毒藥及非法管有第一類毒藥將他拘捕及扣留。
聲稱曾在內地讀醫
消息稱,被搗破無牌診所陳設與一般住家無異,門口沒有任何診所廣告及招牌,但房內掛有一張醫學會證書,警方表示未知真與假。被捕男子聲稱曾在內地讀醫,只醫治熟客,病人年紀均60至70歲,每次診金100元,但每日只有一至兩名病人,被撿獲藥物全部是以前用剩,但衞生署人員對其口供存疑。警方估計他無牌行醫逾20年。
消息稱,警方在接獲市民投訴後展開調查,昨晨10時,派出一名便衣警員假扮病人,聲稱為其一名熟客介紹,進入只有醫生的診所及獲得診症,警員其後表露身份,與此同時,埋伏單位外的同袍及衞生署人員持搜查令進入單位。衞生署人員翻查註冊醫生紀錄,名冊上並無該醫生名字,而他亦未能出示有效醫生證明,遂將他拘捕,並將他與撿獲藥物帶署調查。
無牌行醫可囚五年
根據法例,任何人未經註冊執業(無牌行醫),一經循簡易程序定罪,最高可判罰款10萬元及監禁三年;一經循公訴程序定罪,最高可被判入獄五年。任何人違反《藥劑業及毒藥條例》內管有第一類毒藥罪名,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罰款10萬元及入獄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