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晚半夜溫習擠入名校<br>中一派位放榜 73%首志願 11年來新高

晚晚半夜溫習擠入名校
中一派位放榜 73%首志願 11年來新高

【本報訊】71,846名升中生參加的中一派位昨日放榜,人人有個故事。為人父母莫不望子成龍,但也要子女配合,升中生林瀚斌的母親告訴他,入到好學校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近半年來他每天凌晨4時起床溫習,謀求取得好成績,有時甚至溫習至午夜,這番努力沒有白費,昨日他獲派首志願的九龍華仁書院。記者:倪清江、李盼儂、李寬聲

今年有73%小六學生獲派首志願中學,創11年以來新高。油麻地天主教小學的教師昨日逐一將派位結果發給學生,該校今年有102人獲派英中,主要集中在精英班,班內未能如願獲派英中的學生,頓變成小眾,有人忍不住哭起來。在禮堂等候的家長十分緊張,急着透過手機向子女追問派位結果,有的一家三代同時出動共迎放榜。

獲派九龍華仁書院的林瀚斌,是經過一番苦讀才成功,父母十分開心,也對他的辛苦感到肉赤。

鮮魚行女狀元謝詩韻獲派第一志願英華女子英文中學,兩父女笑得合不攏口。李寬聲攝

母親踢爆辛酸史

該校學生林瀚斌是19名獲派往九龍華仁書院的男生之一,林瀚斌昨日被問及感受時,只是淡淡然說很開心,同時承認讀書頗辛苦和入讀名校競爭大。
不過,在銀行工作的林母表示,瀚斌近一年成績有明顯進步,背後有一段辛酸史,「佢有少少吃力,小六下學期開始,日日4點起身(溫習),我見到好肉赤,係好擔心。佢讀得好辛苦,𠵱家冇白費。」從商的林父表示,瀚斌有時溫習至午夜,夫婦兩人也會默默在旁陪讀,「如果我哋瞓咗,佢會感到好孤單。」
瀚斌的姐姐正於名英中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就讀,林太直言能夠入讀名校,對兒子現在和將來都有裨益,「𠵱家風氣唔同咗,啲中學生食煙、濫藥,令家長好擔心,努力(讀書)入咗間好學校,就成功咗一半。入到好學校,唔會學壞,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藍田循道衛理小學兩名女生獲派心儀學校,喜極而泣。

「鍾意學多啲嘢」

入讀名校除了要有心,家長花錢培育也不可或缺。獲派九龍華仁書院的升中生張兆堅,父母每月花8,000至9,000元給他學習逾10項課外活動,包括學吹法國號、彈鋼琴、數學、辯論和繪畫等,他稱不感到厭倦,「我一啲都唔攰,日日都有足夠睡眠,我鍾意學多啲嘢。」
鮮魚行學校今年有13人獲派英中,包括兩年前才由內地來港的謝詩韻。最初她對繁體字和英文幾乎全不曉,卻成功透過自行派位機制,考入中西區英中英華女學校。成為該校小六狀元的她,下了不少苦工。「我用拆字法,一個繁體字由幾個唔同細字組成,將佢拆開嚟記會易啲;放學之後有一個鐘喺學校做咗英文功課先,唔識問老師。」謝父來港後一直在地盤任雜工,年中無休,昨日專程請假陪伴女兒等放榜,「今次係個意外驚喜。」
在破碎家庭長大的藍田循道衛理小學升中生徐衛濠,昨日獲派首志願英中聖言中學,他立刻通知婆婆和公公,「我冇爸爸、媽媽,但有好錫我嘅婆婆同公公」,衛濠很生性,每天放學用功苦讀,全級考獲第四名。

學生心急地向校長詢問派位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