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稱奧運身份卡未生效 迴避沒收回鄉卡理由<br>拒《蘋果》記者入境北京狡辯

聲稱奧運身份卡未生效 迴避沒收回鄉卡理由
拒《蘋果》記者入境北京狡辯

【本報訊】北京奧組委昨首次開腔回應《蘋果日報》記者蔡元貴被拒入境事件,指當時記者的奧運會註冊身份卡還沒生效,但沒有提及是否違背去年實施的採訪承諾。《蘋果日報》批評,北京迴避以《國家安全法》為由沒收記者回鄉卡的問題,堅持蔡元貴只是履行記者職責,不會更換採訪人選。特區政府則繼續對事件保持沉默。記者:張嘉雯、莫劍弦

北京奧組委昨在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被外國記者問及拒絕記者入境事件,奧組委媒體運行部部長孫維佳回答說:「根據國際奧委會規定,奧運身份註冊卡在奧運會開幕式前一個月生效,當時他的註冊身份卡還沒有生效。」此說法承認蔡元貴的確擁有採訪奧運的資格。
《蘋果日報》總編輯鄭明仁批評,北京奧組委迴避交代以《國家安全法》拒絕蔡元貴入境及沒收其回鄉卡,要求當局發還記者的回鄉卡,讓蔡履行記者職責,繼續京奧採訪工作;對於有消息指有關當局要求《蘋果日報》改由其他記者取代蔡元貴的奧運採訪資格,鄭明仁強調蔡元貴沒有做錯,絕對不會考慮換人。

「5月初點解可過關」

蔡元貴從新聞報道獲悉北京奧組委的回應後,感到更加迷惘,「如果話因為我嘅奧運採訪證未生效,咁我今年5月初上北京,點解又可以順利過關?」他指出,中央政府早在2006年12月公開聲明,港澳傳媒在中國大陸採訪,只要持有效證件入境,徵得被訪單位及個人同意,便毋須事先申請,《蘋果日報》也不應例外。
昨日結束三日訪港行程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連日未有接受記者提問,亦沒有主動回應記者被拒入境事件,但他離港前鼓勵記者發揮敬業精神,繼續報道四川抗震救災及為北京奧運加油。
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昨在一展覽會上指,希望更多港人採訪京奧,讓更多傳媒參與盛事,被問及拒絕入境事件,他相信是個別傳媒未收到邀請,指北京稍後會發證。

新華社首次提及事件

新華社昨日首次提及事件,並引述孫維佳對事件的回應,更罕有地引述台灣中央社的報道。
香港記者協會及國際記者聯會早前向中聯辦主任高祀仁、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廖暉、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田聰明、國際奧委會會長羅格發表聲明,指事件違反去年實施「只需徵得被訪單位及個人同意」的採訪承諾,要求北京一視同仁對待合法前往採訪的記者。
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上月就傳媒採訪京奧作出「零拒絕」承諾,據當局最新的紀錄,京奧的註冊媒體總數為21,600人,當中包括16,000轉播商代表及5,600名文字和攝影媒體;另報名為非註冊媒體的申請約3,000多個。

拆局:變相承認阻記者採訪

北京奧組委昨天終於承認,遭沒收回鄉卡的《蘋果日報》記者蔡元貴,擁有奧運註冊證件,只是當日仍未生效。有政界人士分析,奧組委的說明十分重要,等於承認阻攔了一名具奧運註冊證件的記者採訪京奧,違反當日申奧承諾,若北京不盡快主動解決事件,一旦在國際社會越滾越大,勢必對舉辦奧運蒙上陰影。

北京應盡快「拆彈」

北京仍未解釋為何沒收擁有奧運註冊證件香港記者的回鄉卡。有政界人士估計,北京欲低調處理事件,「佢哋以為唔回應、唔講,就可以當冇事發生。」然而,從香港政界以至西方主流傳媒開始關心事件,北京的做法並不能淡化事件,反而距奧運開幕越近,越多人會關注北京人權自由問題,特別是外國人權組織及關注北京情況的政客,「佢哋正苦無子彈,在京奧期間提出人權自由問題,今次北京製造子彈畀人,唔可以怪其他人。」
北京奧組委稍後將會向記者發放採訪證,若屆時《蘋果日報》記者手持採訪證,卻因沒有回鄉卡而無法北上採訪,勢必成為國際事件,故此北京應該盡快自行「拆彈」,「北京再拖落去,只會越嚟越大件事,對京奧造成更大陰影。」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