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赤鱲角機場繼三個月前兩架貨機相撞後,昨日一架由天津來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客機在停機坪泊位時,機翼與一輛工程貨車發生碰撞損毀,機上載有88名乘客,幸好只是受震盪,未有受傷。事故發生前,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剛參觀完設於機場的飛行服務隊總部。飛機工程公司表示,這是新機場落成啓用後的第一次罕見意外。
出事的中國國航編號CA103航機屬波音737-300型號。中國國航發言人稱,該航機由天津飛往香港,於早上8時35分起飛,約於上午11時53分抵達香港國際機場,飛機上有88名乘客、兩名正副機師及5名空中服務員,機師飛行經驗豐富。意外中飛機右機翼尖下位置輕微損毀,受事件影響,下午飛往天津的航班需要取消。
機翼叠車頂 司機逃出車廂
機管局發言人稱,該航班從天津來港在香港國際機場着陸後,按控制塔指示開往停機坪34號閘口停泊,航機在該處與一輛工程車相撞,事後工程車司機逃出車廂,事件中無人受傷,機場運作未受影響,機管局正調查事故原因,一周後將有初步報告,六周後完成調查報告。
肇事的工程車屬於香港飛機工程公司,該公司發言人表示,肇事司機於07年2月入職,該工程車是5.5噸半密斗貨車,正運載零件往停機坪,當時應該停泊在停機坪等候飛機經過,出事後工程車車頂亦有損毀。
現場消息指,工程車車頂約三米高,與離地逾三米的機翼發生擦撞後飛機停下,機翼與工程車頂仍連在一起,機管局及民航處人員到場調查,飛機乘客沒有受傷,稍後被安排下機離開,出事的飛機由其他工程車拖往維修中心修理。
「機翼底係油箱非常危險」
目擊意外的李先生稱,他在機場工作,意外時見到該中國國航班機駛近機位,該部工程車又同時開動:「飛機翼叠咗上工程車車頂,叠住有兩、三呎」,司機並迅速開車門逃走。李說:「我哋喺機場做咁耐,知道機翼底係油箱,發生磨擦隨時爆炸,非常危險。」
乘座出事班機的王先生與兒子來香港旅遊,他說意外時乘客準備下機,部份已站起拿行李,他感到一陣震盪但未知發生何事,空中小姐要求乘客坐下及繫好安全帶,當時乘客未有驚慌,後來知道飛機機翼與一部車輕微碰撞,事後乘客很快被安排下機。他讚揚機組人員處理得當。
今年4月22日,兩架聯邦快遞的貨機在機場貨運站停機坪,其中一架由工程車拖入泊位時,撞向另一架機的機翼,兩機的機翼都出現損毀。
飛機撞工程車示意圖
機場罕見意外 循三方調查
【本報訊】赤鱲角機場發生的飛機撞工程車意外,是新機場啓用以來首宗空中交通工具撞向地面交通工具意外;機管局正循機場的地面指揮人員、工程車司機及機師三方面着手調查,不排除是人為疏忽,並將於本周內向民航處提交初步報告。
機師憑肉眼觀察
據悉,意外發生時客機剛駛離滑行道進入停泊位;換言之,客機已脫離航空交通管制人員的指揮範圍,由機師全權操控將客機泊好。
當局在調查意外成因時,會集中了解三方面有沒有失誤,包括:機師有沒有依循正確路線將客機駛往停泊位,當時負責協助客機停泊的機管局地面指揮人員有沒有失職,以及工程車司機有沒有停錯位。
前民航處處長樂鞏南也認為該宗意外十分罕見。他表示,飛機起飛或降落全程依賴機場控制塔的指揮,飛機着陸後向停機坪駛去就靠機師操作,機師可用肉眼觀察現場環境,從駕駛艙裏機師完全可以看到機翼伸展的地方有沒有障礙物。
司機有行駛指引
而在停機坪裏穿梭的各類型車輛,司機也有一套行駛指引要遵守,他們須依地上劃定的線路行駛。原則上飛機與地面車輛是不可能發生任何的碰撞,這次事件相信是人為疏忽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