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謬誤:醋酸浸腳不可治香港腳

醫學謬誤:醋酸浸腳不可治香港腳

潮濕酷熱的天氣,最容易誘發香港腳。香港腳是一種難以根治的皮膚病,不少患者都會嘗試各種不同偏方,希望可以解決香港腳的煩惱。坊間流傳使用「醋酸」浸腳可以治好香港腳,其實是一個錯誤的做法,由於醋酸濃度高,易使皮膚角質層剝落嚴重,令表皮受損,處理不好反而會造成皮膚發炎、感染潰爛等。
香港腳又稱腳癬,是因為皮膚受真菌感染引起,患者會有足部痕癢、長出水泡、脫皮或發紅等症狀。香港腳大致可分四種類型,分別是水泡型、亁燥脫皮型、厚皮型及糜爛型。
糜爛型為水泡型破裂而惡化所致,患處的傷口會產生分泌物,嚴重更可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厚皮型則是由亁燥脫皮型惡化而成。至於感染香港腳的常見途徑包括泳池、浴室地面、穿別人的拖鞋及灰甲真菌蔓延至附近皮膚等。

病情嚴重須服抗癬藥

一般治療香港腳的方法,有外敷及口服藥物兩種,但以外敷藥物為主。醫生通常會處方外塗抗癬菌的藥膏治療。此外,患者也可使用灰錳氧浸洗腳部止痕,病情嚴重則需要醫生處方口服抗癬藥。
香港腳容易復發,正確的腳部皮膚護理可加速腳癬痊癒及減低復發風險,包括經常保持腳部亁爽,減少穿着侷促的鞋子,以及洗腳後要徹底抹亁,尤其趾罅部份。此外,潮濕、溫熱的環境,為真菌繁衍增生好地方,故香港腳患者應盡量少出入公共場所如室內泳池等,洗澡時則建議以淋浴代替浸浴,沐浴後最好能開啓吹風機的「冷風」將足部吹亁。
撰文:翹采醫務中心皮膚科專科醫生王夢貞
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