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肥胖是引發糖尿病的原因之一,今年初在本港推出的新一代糖尿病藥物Exenatide,除可自動調節血糖水平外,更兼有降低體重的功效,現時只有針劑推出,患者每天需注射兩次。糖尿病科專家指出,新藥的療效雖然較傳統口服藥物佳,但患者或會出現作嘔、低血糖、腹瀉等副作用。
有作嘔副作用
Exenatide是一種仿腸降糖素,是由南美蜥蜴口水蛋白提煉的人工製品,結構與人體一種蛋白質GLP1有一半相似,能協助身體製造適當水平的胰島素,藥物會在血糖開始上升自動發揮療效,當血糖回復正常時,藥效便會停止。
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陳穎斌指出,糖尿病是由胰島素分泌不足引發,令血液中的糖份不能被正常吸收,新藥的結構能夠模仿身體功能,刺激胰臟細胞分泌胰島素以降血糖,也能令服食者產生飽腹感,藥效可在體內停留更長時間,故病人在治療期間可減少食量,達至持續減磅功效。
陳穎斌又稱,新藥雖然有減磅及降血糖功效,但仍然會有作嘔、低血糖、腹瀉等副作用,現階段多在病人對兩款口服糖尿病藥失效時才會使用新藥,預計未來可與口服藥混合使用。
美國糖尿病學會一項最新研究跟進1,446名糖尿病患者三個月治療情況,發現患者服食兩款口服糖尿病藥物雙胍類及脲磺素後,均有增磅情況。相反,大部份注射Exenatide的病人,體重持續下降,部份病人體重更於三個月內下降近兩公斤,Exenatide的療效也較口服藥物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