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同一世界,只是順民的世界,同一夢想,只是當權者的夢想。《亞洲華爾街日報》昨日發表評論文章,批評北京拒絕《蘋果日報》記者入境採訪奧運的做法,該報相信北京只會提供「具中國特色」的新聞自由,不會兌現申辦奧運時給記者自由採訪的承諾。國際人權組織則發表報告,直指北京過去一年來採用威嚇、監視,甚至暴力的方式阻礙記者工作,嚴重違反人權。記者:張嘉雯、蔡朗清
《亞洲華爾街日報》的評論版昨日刊出題為〈採訪奧運〉的文章,指《蘋果日報》的資深記者蔡元貴被北京入境當局以違反《國家安全法》為由,被拒入境及沒收回鄉證;雖然《蘋果日報》正等待北京方面解釋事件,但作者相信蔡元貴的「罪名」只是替《蘋果日報》工作。
文章又指出,無國界記者組織近月收到多宗來自歐洲地區的記者投訴,指自由身記者申請奧運期間的中國入境簽證,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阻礙。
駐華記者接死亡恐嚇
作者預計,雖然全球取得奧運會身份註冊卡的記者可在免簽證的情況下到內地採訪,但可以採訪的範圍可能只限於運動項目,而非申奧時所承諾的全面新聞自由。
文章又指出,最近中國發生連串事件,包括西藏示威、新疆火炬傳遞,外國記者採訪時均受到官方的限制及阻撓,雖然5月四川地震發生時,當局曾短暫容許記者到災難發生的地點採訪,但放寬措施很快就結束,不少記者其後在境內嘗試採訪時受到威嚇。
國際組織人權觀察(HumanRightsWatch)同日發表名為《中國禁區:把傳媒關在西藏及敏感新聞的門外》報告書,報告共71頁,紀錄了去年12月至今年6月與60名駐中國記者的訪問,報告稱不少人曾接過死亡恐嚇,有記者及消息來源被毆打,亦有記者採訪四川死難學生的家長時被帶走。
報道負面新聞被阻撓
該組織的亞洲倡議總監SophieRichardson指,雖然北京政府承諾提供更大自由,但在中國工作的記者仍然面對很大危機。報告又指,當局阻止內地傳媒在奧運前報道任何負面新聞。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港三天,在鏡頭前密集式考察馬術場地、接見各界人士、探訪本港居民,但一直沒有接受記者提問,要求北京實現新聞自由承諾的請願人士,也被阻擋得遠離習近平視線範圍。
《蘋果日報》記者被北京拒絕入境事件發生近一周,中央及特區政府繼續緘默,拒絕回應事件。
記者陸續領取採訪證
【本報訊】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禮只有一個月,京奧三個主要新聞中心今日正式啓用,招待約三萬名來自全球的註冊及非註冊記者。據悉,北京向本港傳媒機構發出的奧運會身份註冊卡(稍後用作換取採訪證)已抵港,已申請的本港記者將於本周內接獲通知信,到位於大球場旁邊的奧運大樓領取註冊卡。
新聞中心今啓用
三個為京奧設立的新聞中心今日同時啓用,分別為奧運註冊記者、廣播傳媒及非註冊記者提供服務。奥運註冊記者可憑奧運會身份註冊卡入境,抵京後再換取正式採訪證,在各奧運場館採訪。國際奧組委較早前向本報表示,持卡者毋須另行申請入境簽證。據悉,本港每個傳媒機構各獲分配兩個註冊記者名額。被北京拒絕入境的《蘋果日報》記者蔡元貴,正是申請了奧運會身份註冊卡,理論上具備在奧運場館採訪的資格。
據了解,本港駐京記者近日亦陸續接獲北京奧組委通知,最快可於今天早上帶備身份證明文件,到新聞中心領取「非註冊記者採訪證」,持證者可在奧運場館以外範圍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