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哥倫比亞政府軍以完美行動救出被左翼游擊隊挾持的十五名人質,其中包括被挾持六年的貝當古(IngridBetancourt)。這消息真是很讓我高興。因為五年前,也就是她被挾持後一年,我就因為看了她的書的中文版《別為我哭泣》,而深受感動,也在電台上提出過對她的聲援,更是隔十天、八天就去看支持她的網站。但過了一年、兩年,覺得似乎沒有希望了,也就把這事放淡了。突然知道她又獲新生……。
《別為我哭泣》原書是法文,英文譯名是UntilDeathDoUsPart,直譯是「至死不渝」,中文書名取自《貝隆夫人》的主題曲《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同樣是為一個南美倔強女性謳歌。書出版時,貝當古已被挾持,所以《別為我哭泣》的訴諸悲情也很恰當。
哥倫比亞對香港人來說,也許比較陌生,但通過貝當古所寫的這本自傳,我們不但了解了這個國家,也明白為什麼貝當古會放棄自己安逸的生活,甚至不惜與法籍丈夫離婚,而投身哥倫比亞的政治。她不是與丈夫沒有感情,只是丈夫不想置身在哥倫比亞這個危險的國家,而她要為哥倫比亞這個「被上帝遺棄的國度奮戰」,他們被迫分離。她在我的心目中,是南美的昂山素姬,一樣愛自己苦難的國家,一樣冒死參政,一樣是永遠美麗。
哥倫比亞確實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國家,那裏有全世界最大的販毒集團,他們既與政府官員勾結,又公開向政府宣戰;那裏的左翼游擊隊也是一方面與政府軍打仗,另方面也與政府官員勾結;那裏的政府貪污腐敗,議員營私舞弊。貝當古在○二年被綁架,許多人懷疑與她要參選總統有關。而她這次「被救」,很難說不是因為她已在過去六年流失了參選的民眾基礎與領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