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四川地震災區考察團昨日開始首天行程,隨團議員楊森透露,有當地民間救災監察組織發現,政府發放賑災物資,仍存有欠缺監督、不愛惜物資情況,所以日後立法會批出有關重建撥款時,會要求政府以分階段,按不同重建項目撥款,並要有嚴謹監察機制,保證重建項目質素。
物資發放須加強監督
考察團昨日早上先到四川機場,了解當地政府如何處理各國送來救災物資,之後又到震央汶川映秀鎮,視察倒塌的學校遺址及損毀嚴重的阿壩鋁廠,議員在參觀遺址前,先默哀一分鐘,又與參與重建解放軍午膳。
考察團成員楊森透露,當地民間對如何善用物資十分着緊,他發現四川物資中心內設有一個社會監督部門,全部由民間義工負責,主要工作是監督救災物資發放情況。楊森說一名義工向他展示一份追蹤救災物資報告,顯示物資送到災區後,仍存有欠缺規管、缺乏管理、不愛惜物資情況,並要求政府加強監督。
楊森認為,災區民眾明顯十分重視救災監督,這令到議員明白,日後撥款給四川災區重建時,如何監察款項可以有效使用,令到災區災民受惠,會是議員考慮撥款的關鍵。楊森又認為,要有效監督工程,應按不同項目分別批出撥款,會較易規管。
除了楊森外,民建聯、自由黨及公民黨考察團成員,也支持特區政府分階段申請撥款,以便更有計劃地協助四川重建。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在總結首天考察後的記者會上說,目前討論100億撥款是否足夠並無意義,最重要是撥款要到位,見到成效,能夠幫助四川地震災民,立法會要等候政府提交文件,解釋清楚撥款賑災的用途及重建計劃的細節,財委會才會考慮是否撥款。
唐英年:要回報中央
另外,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在港台節目《香港家書》表示,立法會議員訪問四川是凝聚社會共識重要一步。他又指香港最困難的時候,中央政府曾推出多項措施,包括CEPA和開放內地居民來港自由行,今次協助四川災後重建是一件大事,希望做到全民參與。
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出席有線電視節目時說,希望議員梁國雄未能到四川事件,不會令中央與各政黨關係倒退,「我覺得整件事本來是好事,因為立法會不同黨派能用正常方式加強同內地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