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偉駿比利時報道】作為協辦今屆奧運馬術賽東道主,首度踏上奧運舞台的香港馬術代表隊,在國際馬術壇名不見經傳,出席奧運紀錄空白。剛好湊數的香港隊,大部份隊員去年才解決「籌旗」買馬難題,如今又面對備戰時間倉卒。有港隊成員承認,能晉身奧運個人賽次圈已心滿意足,並有心理準備在奧運後找不到商業贊助,要放棄在歐洲長期受訓機會。
今屆港隊獲參賽資格的4名成員全是參加場地障礙賽(Jumping),現時均在歐洲作最後備戰,其中林子心與鄭文傑在比利時,林立信與李明華在德國。
林子心是港隊4名奧運「初哥」中,經驗最豐富的一位,剛滿30歲的她騎馬已有23年,跟馬會贊助的參賽馬匹、12歲法國種馬JockeyClubTresor以比利時為訓練基地。
距舉行奧運馬術賽剩下約4周,她在比利時受訪時表示,Tresor狀態越來越好,兩周前在德國一項三星賽取得第7名,惟無論是人或馬,都是首度在奧運亮相。她去年7月試騎Tresor,人馬一拍即合,一年來一同參加了8項大型賽事,但奧運前餘下日子,Tresor將休戰以免受傷。
擔心香港潮濕環境
她當初買下Tresor其中原因是牠比賽經驗豐富,即使首度參加奧運及未到過香港作賽也不怯場,惟她承認,一般參加奧運的騎手與馬匹,要花上兩年時間一同備戰;若她能晉身個人賽次圈(約70名參賽騎手中淘汰一半),已算達標。
另一港隊成員鄭文傑備戰策略剛好相反。這名年僅20歲騎手,與馬會贊助的9歲德國馬JockeyClubCanDo,均可能是今屆年紀最輕的騎手與馬匹。他在比利時受訪時稱,擔心CanDo比賽經驗不足,故寓賽於操,人與馬今年一月合作以來已馬不停蹄參賽,今年5月起更幾乎每星期參加一次大型比賽,出席奧運前還要再分別飛赴法國與意大利參加一項三星賽與五星賽。但最令他擔心,是CanDo無法適應香港潮濕環境及在晚間作賽的安排,故稍後會將馬匹練習的室內環境增加濕度,及加強訓練時的大光燈亮度。
鄭文傑說,理想是奧運後到比利時一邊讀書一邊受訓,惟缺乏贊助,相信日後或要放棄在歐洲受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