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由企業管治看公司質素 投資(十五)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由企業管治看公司質素 投資(十五) - 李兆波

年報內除了財務報表,還有很多有用的資訊,其中上市規則要求的《企業管治報告》,對上市公司有相當的要求,詳情可在港交所網頁有關上市規則中的附錄14及23內找到。
附錄要求上市公司在其年報中,列載由董事會編備的《企業管治報告》,上市發行人若不符合此規定,將被視作違反上市規則。
不少研究都指出,好的企業管治對股價有正面影響,所以近年投資者聽到不少優良的公司談論企業管治問題。浸大的公司管治研究中心積極推動企業管治,而我也在中心內擔任助理主任。

確保負責人善用資金

所謂企業管治,是指如何確保企業的負責人,盡善地管理企業資金,同時容許負責人有管理的自由度及分享利潤。
《企業管治報告》內有強制披露的要求,包括公司如何應用《企業管治常規守則》,董事的證券交易、董事會的詳情、主席、行政總裁及非執行董事的身份及其薪酬,如何提名董事、核數師的酬金及各委員會的職能。另有建議披露的資料,包括高級管理人員的持股權益,股東權利、投資者關係及內部監控。

了解董事背景及薪酬

你可先了解董事會人數,他們的獨立性及名聲,開會次數及出席率,是多利用電話開會或是面對面開會,以及董事酬金。釐定高層薪酬的薪酬委員會、提名新董事的提名委員會及負責檢討內部稽核及聘任核數師的審核委員會如何運作。
舉例說,恒生銀行的董事酬金是15萬元,一年開會7次。此外,核數師的費用也是一個關注。中國聯通(762)在06年的審計費用是1200多萬人民幣,而07年是6800多萬人民幣。中國移動(941)在06年及07年分別是8000萬及7800萬人民幣,股東可以分析是否合理及有效。最後,內容是否充實也是指標之一,越詳盡的報告不會是差的報告。
年報已講了15周,不可以說是太深入,有機會再解說其他內容。下星期起會探討買基金的問題。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及法律系講師 李兆波
電郵地址:mailto:[email protected]

李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