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中資股再跌風險仍高 - 張敏華

投資名言:中資股再跌風險仍高 - 張敏華

加息陰霾籠罩內地,加上市場憂慮高油價會削弱企業盈利,拖累中資股持續下跌。以去年10月30日的20400點高位計算,H股指數至今已下挫超過40%,08年預期市盈率亦回落至不足13倍。現時會否是吸納中資股的良機?

從基本因素分析,因應環球經濟轉弱,內地出口量增長(扣除人民幣升值影響)由去年的23.3%放緩至5月份的9%,可見中國經濟在全球一體化下難以獨善其身。花旗分析員預料內地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率會由去年的11.9%,分別降至9.8%及9.7%。

估值有下調壓力

但在經濟放緩的同時,內地通脹卻將會維持在較高水平。由於食品價格受結構性因素所影響,預期價格將持續高企,加上政府繼早前調升成品油價格後,或會進一步實施價格市場化,無可避免會刺激短期通脹,花旗分析員預料中國08年全年的平均通脹為7.4%。在維持經濟增長及控制通脹的兩難局面中,政策風險將有所上升,中資股或需面對估值下調(De-rating)的壓力。
此外,受經濟放緩及通脹高企拖累,預期今明兩年中資股的每股盈利增長將由07年的50.8%,分別減慢至約21%水平。當中09年的盈利預測具較高不確定性,原因是今年中國企業尚可受惠人民幣升值及兩稅合一等有利因素,然而明年相關因素將淡化,令盈利增長蒙上陰影。由此可見,未來中資股的盈利「能見度」會較過往遜色。
以估值而言,雖然中資股已大幅下調,但現時中資股,包括H股指數、紅籌股指數及MSCI中國指數的08年預期市賬率,仍明顯高於歷史平均水平,預示後市尚有下調風險。以H股指數為例,過往數據顯示1.5至2倍市賬率為一個長期的強力支持區,但現時相關指數的市賬率仍處於2.2倍水平(下圖),估值未下調至「吸引」水平。
因此,縱使中資股長線能受惠於中國經濟增長,可是受政策趨緊、盈利能見度低及估值偏高等多項不利因素影響,短期走勢仍未脫離「危險期」。至於有部份投資者憧憬上周二新華社發表的署名評論文章,或預示救市措施快將出台,因此希望搶先入市。我們認為現時股市基本因素仍存隱憂及外圍投資氣氛偏淡,均不利中資股往後表現。倘若投資者純綷根據一些政策憧憬入市,將要面對極高的投資風險。
如此波動的市況下,中國基金不宜佔組合過高比重。對於希望參與亞洲市場的投資者,可考慮以地區性基金涉足相關股市,甚至納入亞洲平衡基金,以增加防守性之餘也可降低投資組合風險。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