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況低迷,拖低強積金表現,甚至出現季度虧損,加上高通脹環境,快將退休人士可能正為強積金戶口內的累積價值擔憂。專家指出,由於強積金一般回報率較低,故建議退休人士將強積金全部提取,轉移至風險較低的債券、貨幣或流動資金基金,但要注意這些基金的收費一般較強積金高。 記者:黃碧珊
除符合積金局列出的特殊情況,一般人士必須根據條例,到65歲退休年齡方可提取強積金戶口內的款項。按積金局資料,成員於退休時,可全數提取強積金戶口金額,或保留於賬戶內讓其繼續滾存。不過,除非退休人士繼續自願性供款,否則戶口將沒有新供款投入,屬於損耗階段,加上退休人士承擔風險能力較低,所以應以個人生活模式、回報目標,及過往理財投資經驗,決定強積金戶口如何處理。
JF資產管理投資服務副總裁譚慧敏指出,由於受託服務機構的強積金計劃受到嚴謹監管,所以選擇性相對其他投資產品少,回報率亦較低。她建議,退休人士於退休後,將戶口內的強積金全部提取,並轉移到其他投資計劃以賺取更高回報。
一般退休人士基本上都會有最少20年或以上的退休生活,因此投資一定要追上通脹。可以承擔較高風險的退休人士,不妨選擇股票基金,但仍要以保本性較高的為主要選擇。
定息產品 期短見靈活
此外,貨幣或流動資金基金對於退休人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謂流動資金基金,是指投放在比較短期的債券市場及國際貨幣,由於投資期比一般基金短,靈活性較高。其跟貨幣同屬定息產品,兩者的投資較一般銀行定期存款高息,同時亦具穩定性,故適合追求穩健的退休人士,但值得留意,這些風險較低的基金,升幅相對其他基金小(見表1)。
有意提取強積金轉到其他基金的人士,要注意其他投資產品所收的費用會比強積金計劃高及多,包括認購費、贖回費、買賣差價及最低投資額等。
若強積金供款人不想提取強積金或不急於動用戶口內資金,可集中保留於一個保留賬戶戶口,方便管理。現時五大(按管理資產值計算)強積金受託服務機構,所提供的保留賬戶計劃(見表2),以中銀保誠的基金管理費最低,最高則為宏利。一般來說,成員大都可於保留賬戶所選計劃內,自由轉換基金而不收取任何費用,原有或新開保留賬戶不設最低戶口金額。
賬戶轉移 銀聯夠實際
上述五家受託服務機構都有提供賬戶轉移優惠,其中以中銀保誠限制比較少,於指定日期前不論轉入多少金額,都可有30元快餐店現金券,而銀聯於指定日期前轉入每2萬元,有50元超市現金禮券,宏利則有紅利回贈。此外,友邦推出專為退休人士而設的保留強積金戶口休悠樂,但收費、種類及運作等與一般的保留賬戶無異,凡於今年底前開戶,從3萬元起獲100元現金回贈,上限500元。
取回強積金程序
根據強積金條例的規定,除了達到65歲退休年齡外,以下情況也可提取強積金,包括:
■年屆60歲並提早退休
■永久離開香港
■完全喪失工作能力
■死亡
■賬戶結存少於5000元,過去12個月沒有向計劃作出供款,並表明無意在可見將來成為受僱或自僱人士
如受託人收到由前僱主發出有關終止受僱通知後,3個月期限內未收到指示,根據法例,這筆強積金便會於這期限後30天內,在同一強積金計劃內轉以保留賬戶形式繼續投資,直至另行通知。
供款人需填妥累算權益申索表格,並連同香港身份證影印本及其他所需文件,到結存強積金戶口受託人遞交申請,便可提取有關強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