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項目中,你熟識多少個港隊代表?除退役的李麗珊外,大概應是單車選手黃金寶。正因黃金寶在單車項目屢獲殊榮,是以帶動本地年輕人齊齊踏單車走上公路,爭做黃金寶接班人。香港單車界後起之秀蔡其皓(阿皓),更為大家解構公路單車的裝備及戰衣,讓你騎單車也騎得更專業。
記者:蘇麗珊
攝影:譚盈傑、梁細權
蔡其皓小檔案
年齡:17歲
項目:香港業餘青年組單車手
曾獲獎項:2005年太平洋少年場地自行車比賽銀牌、2006年全國少年單車錦標賽金牌、全國「阿米尼盃」2007格桐山自行車賽金牌、2008年亞洲單車錦標賽銀牌等
望做亞洲第一
剛在4月於2008年亞洲單車錦標賽中,勇奪男子青年組公路賽銀牌的蔡其皓,可算是香港單車界明日之星。「除星期日外,我每天也騎單車於大埔經新娘潭路到鹿頸作練習,一練就3、4個小時。」因為熱愛單車,阿皓對單車練習並不覺苦:「我會以黃金寶為目標,希望將來有機會成為亞洲第一的單車手。」明年便轉作全職單車手的阿皓,短期目標是在7月中於南非舉辦的世界單車錦標賽中獲得前10名位置。
買車要因應身高
阿皓較喜歡公路賽,因賽程長,可考驗轉彎、落斜等技術。公路賽單車與一般單車,除手柄設計不同,大致上性能一樣,適合初學者。「每架車分不同尺寸車架:有46.5、47、49、50等,或XS、S、M等尺碼,即車身高度代碼。揀車架時,要因應高度去選,例如我身高172cm,會選52號車架,所以必須親身試坐。」因公路賽需上斜轉彎,初學者應選輕身耐用的鋁合金車架為佳。
入門級揀1萬以下
鎮洋兄弟單車公司店員阿文表示,公路單車價錢因質料而各有不同,輕身吸震的碳纖維價錢較高,其次是硬身鈦合金、鋁合金。「初學者因未能掌握公路單車性能,可選1萬元以下的全架單車,待掌握性能後,可再裝設其他配件。」
GIANTOCR3(43、46.5及50號),輕量化鋁合金車架、GIANTformulaOne碳纖前叉,24段變速,SARMPG850-8S車輪,重9.5公斤。$4,980
Trek1.5D(50、52及54號),鋁合金車架,配Bontrager車輪,功能實用易掌握,適合初學者。$8,300
GiantTCKAdvanced(46.5號)、日本碳纖維車架,20段變速,配法國Ksyrium車輪,重16磅。$33,800
基本裝備
鎮洋兄弟單車公司(26703639)
地址:上水新豐路132號地下
從前只有個人練習
香港前首席單車手洪松蔭,現任保險公司區域總監及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主席,自16歲首次參加香港單車公開賽後,一直都以業餘身份參加比賽。「以往香港並無全職運動員,只是從94年開始,政府才有正式資助。」阿松回憶從前的單車練習是很個人,一個人每天由觀塘踩至荃灣,再至屯門、元朗、粉嶺等,每日練習3小時。「當時我無教練、無支援、無獎金;相比現在,有些教練會以科學化數據來計算車手的速度及體能,再調節適合的訓練,非常專業。」
公路賽講個人技術
洪松蔭表示,例如公路賽最短50公里,場地賽最長已是50公里,故車手在公路賽中最能發揮個人耐力;相反,場地賽則顯示爆炸力。「在個人公路賽中,很多車手會刻意減輕體重,因上斜、轉彎時,輕磅車手能減少風阻,做出更好成績。」反觀平地路線則最講求速度,車手應在長途賽上留前鬥後,在衝線前20公里發力,是以耐力很重要。
洪松蔭
年齡:44歲
戰績:1982-87年及1989年萬寶路單車精英大賽總冠軍、1997年台北邀請兩日賽冠軍、1986-88年香港傑出運動員等
公路單車可選路段
1.馬料水科學園路段彎位不多,適合初學者。
2.石澳道至大潭道,路程約15公里,車輛較少。
3.沙田單車徑路面較闊、車路平坦,適合初學者來回練習。
4.西貢泥涌至北潭涌路段彎位較多,適合中級公路車手。
場地賽單車
阿皓話場地賽和公路賽單車整體沒多大分別,不同的是制動系統,公路單車的制動系統在手柄位,但場地賽單車則無,只要不再踩腳踏,車便會停止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