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供應商操控書價

課本供應商操控書價

【本報訊】廉署指出,有迹象顯示本港各大教科書供應商協定聯手操控書本價格。同時,一些辦學團體和家長教師會在學校經營商業活動,利益轉到各自的銀行賬戶,而沒有讓學生得益。廉署又建議,教育局應禁示學校接受承辦商的捐贈。

教局促留意防貪條例

根據教育條例,設立法團校董會的資助學校有自主權從事商業活動,例如經營食物部、售賣課本、校服和飯盒等,但盈利須用於學生直接得益的用途上。防貪處在廉署07年報中指出,書商及其他承辦商向學校捐贈,以期獲批合約的做法屢見不鮮,有些學校沒採用具競爭性的投標程序,導致漏弊叢生。
防貪處建議教育局應禁止學校接受承辦商捐贈,規定學校須透過競爭性的招標程序物色承辦商,以及對違反規定的辦學團體及家教會採取行動。當局預計,明年設有法團校董會的資助學校將達910間。
有家教會人士透露,有關現象常有發生,多間學校由校董會及家長會共同決定由那間食物供應商供應學生的膳食,「有啲公司會表明請番家教會嘅家長做送飯,呢啲家長可以受聘於食物供應商,其實都可能涉及利益收受,但係制度耐咗,就未必有人留意。」他坦言這已是約定俗成的運作。教育局昨回應,學校選購教科書及承辦商皆有指引,提醒他們留意防貪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