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問卷 病人醫生易溝通

填問卷 病人醫生易溝通

【本報訊】本港公立門診的極速診症時間一直為人詬病,令醫生與病人難有足夠時間溝通,對精神病治療的影響嚴重。香港大學精神科學系一項研究發現在公立門診覆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診症時間只有5.6分鐘,如病人在診前填寫包括紀錄病況、希望詢問醫生甚麼問題的特殊問卷,能改善醫生與病人的溝通,讓醫生更了解病人的情況。
研究人員在西區精神科中心招募105名精神分裂症病人參與研究,其中70名病人屬問卷組,餘下病人屬對照組,即按正常診症程序。問卷組病人進入診症室前,要填寫包括身體及精神狀況、對診症期望等資料的「雙向溝通清單」問卷。

加快了解病情

結果顯示,近六成填寫問卷的病人希望醫生在診症時提供更多與病情及治療有關的資料,病人常見的身體問題包括疲倦、無記性、經常精神緊張、憂慮及寂寞等。
另外,研究並把問卷組的病人分成兩組,一組病人的醫生在診症前會先收到問卷,並會花短時間閱讀,另一組病人的醫生則不會收到病人填寫好的問卷。研究人員綜合所有資料後發現,醫生在診症前閱讀了病人填寫的問卷資料,兩者的溝通有明顯改善,此組病人對診症服務的滿意度也較高,研究結果已在新一期《香港精神醫學期刊》刊登。
專家指出在繁忙的精神科門診工作環境下,受診症時間所限,醫生未必能完全識別病人面對的問題,使用設計合適的問卷可加快醫生了解病人的病情及需要,相信能有助改善治療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