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航空(293)今年可謂四面楚歌,面對外圍經濟增長放緩、客貨需求減弱、兩岸直航、被美國罰款、油價居高不下等負面因素,盈利前景備受考驗。相對部份國際航空公司削減航班及裁員來節省成本,國泰暫時還未行到這一步,但市場擔心,若國泰未能獲大幅調高燃油附加費或加價,或要出此下策。
國泰6至7月獲准調高燃油附加費37%,加幅是歷來最大,長短途分別收取710及171元;此前兩個月國際油價約有三成升幅。
雖然近期國際油價破紀錄升越140美元,但較5月底只有逾一成升幅,因此可以預期,航空公司本月再與民航處磋商調高燃油附加費時,又會有一番角力。內地本月1日調高燃油附加費的幅度則介乎33至50%。
面臨遭歐盟罰款
生意難做之餘,國泰最近又因操控空運價格,被美國罰款4.7億元,罰款將於今年中期業績中反映。
需知道,國泰去年底亦收到歐盟反壟斷組織的異議聲明,同樣指國泰的貨運業務涉嫌違反當局的競爭條例,若然國泰再被歐盟罰款,真是屋漏兼逢連夜雨,盈利進一步被蠶食。
國泰行政總裁湯彥麟較早前在內部刊物強調,面對高油價,不會大幅削減班次或者停飛航班,正研究重新調配航班資源以提高收益。可見暫時未有減航班及裁員迹象,但市場擔心,若情況無改善,國泰始終要削減其他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