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因主辦奧運而承諾確保新聞自由、不限制記者採訪的北京當局,在距離奧運開幕只有一個多月之際,卻拒絕本港記者入境並沒收旅遊證件。《蘋果日報》一名已申請採訪京奧的記者本周二到北京,在機場被當局以《國家安全法》為由拒絕入境,並即場沒收其回鄉證。記者組織、人權團體及立法會議員批評北京的做法損害新聞自由,背棄申奧承諾,是嚴重的事件。記者:莫劍弦、張嘉雯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昨在瑞士洛桑回應本港傳媒查詢時表現錯愕,表示對此事不知情,但他認為,奧運會應與政治分開。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則表示,已把申請到京奧工作的港人名單交予北京奧組委。
聲稱根據《國家安全法》
現年38歲的《蘋果日報》首席記者蔡元貴表示,本周二他與一名攝影記者乘坐港龍航機,下午5時許抵達北京機場。排在前面的攝記順利過關,但當他出示回鄉卡,邊檢人員查看電腦後,即着他稍等一下,然後致電通知同僚。另一邊檢人員到場,要求蔡出示香港身份證,並帶他到另一房間。
5分鐘後,一名邊檢人員查問蔡的工作單位、在京住處及香港住址。10分鐘後,邊檢人員表示,根據《國家安全法》沒收其回鄉卡,並要他即時回港。蔡元貴詢問對方沒收回鄉卡的理由,一名主管級邊檢人員立正,一手指着自己的證件,一手拿着一張紙,重複宣讀剛才的一番話,卻沒進一步解釋涉及《國家安全法》甚麼條文。
蔡元貴要求對方提供書面紀錄說明遣返原因,但姓趙的邊檢主管人員着他自行上網查閱《國家安全法》。最後,蔡在兩名邊檢人員押送下,踏上傍晚6時半的港龍班機返港。
《蘋果》正與當局交涉
《蘋果日報》總編輯鄭明仁昨回應時表示,按《蘋果日報》的理解,蔡元貴具備採訪京奧資格,報館並已支付記者入住奧運村的費用,又獲有關當局發出確認文件。他指出,今次蔡元貴上京原是為採訪京奧作準備及進行前期採訪,不明白北京當局何以根據《國家安全法》沒收其回鄉卡,導致他無法進行正常採訪活動,《蘋果日報》對此表示遺憾,並正與有關方面聯繫及交涉,要求發還蔡元貴的回鄉卡,及對事件作出合理交代。
基於申奧承諾,北京去年放寬了對外國媒體的採訪限制,記者採訪時只須徵得受訪單位和個人同意即可。《文匯報》等親北京報章也曾報道,新規定對港澳記者一視同仁。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上月20日更曾宣稱,京奧對新聞採訪採取「零拒絕」政策。
總部位於巴黎的「無國界記者」發言人VincentBrossel昨回應時批評,北京沒尊重新聞自由,境外記者採訪內地新聞仍非常困難,「四川地震時,北京看似很開放,但其後死者家長示威,採訪均受到阻撓。」他又指《蘋果日報》一直對北京採取批判立場,但不應成為中央阻止採訪的理由。法國報章《Liberation》前駐京記者PierreHaski說,類似情況在過往奧運會非常罕見,呼籲國際奧委會盡快跟進此事。
記協促中央盡快澄清
香港記者協會表示,對事件表示遺憾,擔心是北京收緊採訪自由的先兆,為了讓香港市民安心,該會促請中央政府盡快澄清事件。
本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稱,中央一直沒放鬆過對傳媒的控制,所謂新聞自由只是北京的公關手段,加上近期的西藏事件,國內更加強控制輿論,對海外非友善傳媒加緊監控。
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啓指中國政府做法無法律理據,「佢𠵱家完全違反對國際奧委會嘅承諾,只係歡迎啲歡迎佢嘅傳媒採訪,咁唔係歡迎採訪,係歡迎宣傳。」羅沃啓呼籲北京遵守承諾,向記者道歉,並發還回鄉證,特區政府也應與中央交涉,維護本港新聞工作者的權益,「之前曾蔭權先讚過香港記者採訪四川地震盡力,𠵱家好應該做番啲嘢。」
本報先後向特首辦及政府新聞處查詢事件,但未獲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