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惡吏當道 民不畏死 - 李平

盡論中國:惡吏當道 民不畏死 - 李平

繼貴州甕安縣公安局上周六被示威民眾縱火之後,上海市公安局閘北分局昨日又遭縱火及襲擊、釀成嚴重傷亡。可悲的是,對於中央提倡和諧社會之際,民怨為甚麼如此深重、以致民眾不惜以命相搏,地方政府並未加以檢討,還對事件的真相、民眾的討論橫加封鎖,根本無助於消除危機。

民怨深重 不惜以命相搏

港人慣稱內地警察為公安,而內地官方則稱之為民警,即「人民警察」的簡稱。但早在1980年代初,所謂人民警察給民眾的第一印象已轉變為「警匪一家」,正如順口溜所諷刺的:「一等警察交警隊,站在馬路吃社會;二等警察刑警隊,本身就是黑社會;三等警察巡警隊,趕走嫖客他來睡;四等警察治安隊,吃喝嫖賭全都會;五等警察保安隊,幫着小偷偷單位。」
公安執法犯法問題嚴重,以致警民關係惡化,令暴力襲擊公安的事件頻生,據公安部統計,1981年以來先後有9,100多名公安殉職、14萬多名公安因公負傷。近日貴州、上海襲警事件的導火線,也在於甕安縣公安徇私枉法,讓姦殺15歲少女李樹芬的兇手逍遙法外,以及閘北區公安施虐偷單車的失業漢。
暫時未知上海、貴州兩宗事件是否有模仿因素,但顯而易見的是,如果各地依然惡警、惡吏當道,如果心懷怨恨的人依然無處申寃,難免有人繼續鋌而走險,採取於法不容的激烈行為,對社會造成更大的破壞,正所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封鎖真相 無助消除危機

其實,內地當局為維護北京奧運前的社會穩定,早已部署加強戒備,防上訪民眾衝擊司法機構、防股民衝擊證券行、防下崗工人上街抗議。可悲的是,官員只知設防,不知反省民怨沸騰的深層原因,還動輒將集體騷亂歸咎於少數人煽動「不相真相的群眾」鬧事,或者將肇事者稱為精神病患者,試圖找到替罪羔羊,從事件中脫身。
試問,當局如果不追緝姦殺少女的兇手,只追緝縱火、抗議人士,如何服人?如果不追究虐待平民的公安,只追究縱火、行兇的狂徒,如何服人?如果只知封鎖網民評論、反應,不如實公開事件前因後果,如何取得民眾信任、消除隱藏的社會危機?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