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首季本港零售市場經歷了快速增長後,4月零售貨值增長放緩至18.7%,而個別零售集團踏入第二季度後,銷售情況亦出現放慢或倒退,顯示通脹令市民消費意欲開始下降。利福國際(1212)旗下的銅鑼灣崇光,6月同店營業額增幅放緩;佐丹奴(709)4及5月香港銷售額更倒退4至6%。 記者:陳健文
利福向證券界透露,銅鑼灣崇光6月下旬營業額增幅,由6月首個星期的雙位數降至單位數。利福認為,是受期內大雨影響,並指傳統上6月是消費較弱的月份;惟利福並不認為是銷售開始放緩的迹象。
營業額約20%來自香港市場的佐丹奴較早前向證券界表示,4及5月份香港零售業務銷售額,錄得4至6%倒退,扭轉首季度增長4.4%的勢頭,集團相信是因四川地震,影響了顧客購物的心情與消費金額。
I.T營業額增幅亦放慢
佐丹奴發言人稱,4及5月生意額略回,除四川地震外,五一黃金周假期的調整亦是另一個因素。
另一家服裝零售集團I.T(999)上周則公佈,香港市場3至5月營業額增幅約19%,較截至2月底止的全年增幅23.2%,出現放緩情況;6月份首3星期銷售額則按年增長17%。3至5月份同店營業額增長為7%。I.T早前表示,今年香港業務營業額及同店營業額增長目標,分別為10至15%及6至8%。
高檔貨受捧 六福旺銷
反觀珠寶業則未見減慢情況。大華繼顯發表報告引述六福集團(590)表示,5月港澳業務營業額及同店營業額,分別增長24%及5%,而6月首個星期增至29及14%。
有分析員認為,情況顯示通脹已開始蠶食市民消費能力,特別是基層市民;若果通脹情況持續,將對中下價零售界別構成較大影響,高檔次消費類別的影響則相對較少,惟實際影響可能要到第3季度才浮現,主要視乎外圍經濟及港股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