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十四)<br>理財第一波:回報率非入市指標 - 李兆波

投資(十四)
理財第一波:回報率非入市指標 - 李兆波

常聽人說回報率,其概念不難理解。舉例說,有股東出資100萬元做生意,如果利潤是10萬元,其回報率便是10%(10萬元/100萬元),這叫資本回報率(ROE,ReturnonEquity),也有一個常用的回報率叫資產回報率(ROA,ReturnonAsset)。再以上例說明,那股東出資100萬元,但同時也向銀行借來100萬元,於是共有資產200萬元。記着公司的資產來自兩部份,一是資本,主要是股東資金,一是負債。
以那股東角度,資本回報率是10%,但因借了100萬元,資產多了一倍,這正是借貸的好處。所以如果利潤仍是10萬元,資產回報只有5%(10萬元/200萬元),因那公司並沒有因借了額外100萬元而多賺,即是沒有好好利用從借貸而來的資產去增加回報。很簡單的邏輯,公司借了錢,其額外的收入應多於借貸的利息支出,才叫增值,此點亦可應用於個人借貸方面。

資產內或含負債

如果那公司沒有借貸,資產是100萬元、資本是100萬元,資本回報率及資產回報率是相同的。你可能會問為甚麼不計算負債回報率?原因是債權人關心公司可否準時還利息及本金,與股東不同,債權人通常不追求高回報,只追求穩定的利息。

少數股東權益要剔出

再以新地、信置、新世界發展及恒地07年6月的利潤,資產及資本去比較其回報水平。留意不少公司都有附屬公司於旗下,在會計上要合併,但又不是100%合併,於是便有少數股東權益這東西。在計算資本回報時,我們同時把少數股東權益從利潤(即公式裏的分子)及資本中(即公式中的分母)減去。
為股東爭取最大回報,是一家上市公司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四家發展商有三家做得不錯,又以信置最能利用借貸去增加回報。可是大家不可只以資本回報率及資產回報率決定是否入市。我們應比較其他比率在以往是否有進步及與同行比較。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及法律系講師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

四家地產商回報率比較

《資產》
新地:257,294 信置:72,717
新世界:144,099 恒地:132,897

《股東權益》
新地:188,495 信置:47,766
新世界:78,484 恒地:100,744

《少數股東權益*》
新地:3,019 信置:185
新世界:17,996 恒地:8,525

《稅前溢利》
新地:25,867 信置:7,310
新世界:6,670 恒地:12,672

《稅款》
新地:-4,453 信置:-888
新世界:-903 恒地:-698

《少數股東權益#》
新地:-188 信置:-154
新世界:-1,455 恒地:-2,156

《股東應佔溢利》
新地:21,226 信置:6,267
新世界:4,313 恒地:9,818

《資產回報率》
新地:8.25% 信置:8.62%
新世界:2.99% 恒地:7.39%

《資本回報率》
新地:11.44% 信置:13.17%
新世界:7.13% 恒地:10.65%

註:*可於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找到
單位: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