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戲票 油畫 圖片 令人體驗石塘西風情<br>太平戲院文物首度展出

舊戲票 油畫 圖片 令人體驗石塘西風情
太平戲院文物首度展出

【本報訊】早於1981年結業、有77年歷史的太平戲院昨日在文化博物館首度舉行文物展,展出戲票、圖片、劇本、油畫及戲院座位表等30多件展品,與市民回味以往點滴,體驗那年代石塘西風情,以及嚇人鬼故事。難怪粵劇名伶阮兆輝、羅家英及汪明荃昨日也前來撐場。 記者:鄧愷欣

太平戲院於1904年落成,座落港島西區石塘咀,樓高三層共設千多個座位,是當時最大型的戲院之一,除上演粵劇外,也會播放中西電影。第三代院主源碧福昨日在展覽會場上表示,當年身為龍頭戲院的太平戲院經常全院滿座,因此很多片商在開拍電影前也會諮詢他們意見,「佢哋會問我哋會唔會播嗰套戲,如果我哋唔播,佢哋就唔拍,𠵱啲係舊式嘅市場策略」。
太平戲院於1981年結業,源碧福將院內的契約、戲票、宣傳品,以及懸掛在戲院辦公室的對聯「太古衣冠猶慕漢,平臺歌舞是移人」與一幅30年代的油畫通通保存下來,其後更決定將6,000多件藏品捐贈政府,分別存放於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香港電影資料館。

汪明荃對太平戲院模型顯得十分有興趣。 陳亮華攝

油畫描繪太平戲院門前車水馬龍的情況。

阮兆輝讚台板直又闊

由即日開始至下月7日在文化博物館展出33件藏品,讓更多人認識這些極具歷史價值的文物。
在60年代開始踏足太平戲院台板的粵劇名伶阮兆輝表示,最欣賞是戲院的台板又直又闊,彈力非常好。他認為最奇怪的是,有多個出入口的戲院令他感到「迂迴曲折」。只在太平戲院台板演出過一次的羅家英則認為,太平戲院的大舞台是演出粵劇的理想地方。汪明荃雖然未到過太平戲院,但她說欽佩三代院主源杏翹、源詹勳與源碧福對粵劇的貢獻及保護。

名伶馬師曾(右)與太平戲院第二代院主源詹勳的合照。

太平戲院的戲票,當年的票價只是五毫半。

特稿:兩個鬼古最經典

對於太平戲院的猛鬼傳聞,文化評論員彭志銘坦言有關太平戲院的鬼故十分經典,嚇得人毛骨悚然,「最經典嗰兩個鬼古,嗰年代嘅香港人,幾乎係人都聽過,好鬼經典㗎!其中一個係啲戲迷喺戲院聽到女廁廁格有聲,但開門後就乜都見唔到。
「另一個仲恐怖,有人喺戲棚入面睇戲,明明見全院滿晒,有好多人一齊睇戲,但出返嚟先知話冇人買飛,都冇爆棚。咁你話同啲乜嘢睇戲?」

東城戲院鬧鬼結業

彭志銘自言小時候都曾經扯住大人衫尾到太平戲院看戲,但印象並不深刻,「覺得間戲院好殘舊,細個又唔知佢猛鬼;灣仔東城戲院仲因為鬧鬼而結業,仲講到好猛鬼。」
本報記者

太平戲院展覽

日期:即日至下月7日
時間:周一至六10am至6pm,周日及公眾假期10am至7pm,周日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地點:文化博物館(沙田文林路1號)
入場費:10元,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及60歲以上長者半價,逢周三免費
電話:21808188
網址: http://hk.heritage.museum

資料來源:康文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