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今炸核設施 美撤制裁

北韓今炸核設施 美撤制裁

北韓核問題出現突破性發展,北韓昨晚(周四)向中國提交核子申報清單後,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對此表示歡迎,並宣佈在45天後把北韓從支持恐怖活動黑名單中除名,並解除經貿制裁,令美朝關係解凍,朝關係正常化方向邁出重要一步。

北韓官員昨天傍晚到中國外交部,向六方會談中方代表團團長、副外長武大偉提交核子申報清單。據美國國務院官員透露,這份60頁長的申報清單,詳列自1986年寧邊核反應堆生產鈈元素情況、產量及用途,也包括鈾濃縮活動和核子擴散活動。

邀外國傳媒直播見證

北韓為了顯示放棄核武決心,今天將會當眾炸毀寧邊核設施中20米高的冷卻塔,並邀請美國國務院官員,包括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在內的外國傳媒,見證和直播這歷史一刻。
喬治布殊在北韓提交申報清單之後,履行諾言,立即宣佈會終止對北韓實施的《敵國貿易法》,撤銷對北韓經貿制裁,並向國會報請把北韓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黑名單中除名,但強調當局核實申報內容無誤後,將於8月11日正式撤銷對北韓的制裁。
喬治布殊警告北韓不要耍花樣,若發現弄虛作假或者出爾反爾,美國和盟友將會恢復制裁,假如北韓真的如實交代,有望跟國際間改善關係。
據報北韓報稱只生產37公斤鈈,比美國情報估計的50公斤為少。情報官員是根據寧邊核反應堆冷卻塔冒的煙,來推算生產多少鈈,但37公斤鈈已足以製造6枚核彈。
根據去年協議,北韓原應在去年底前提交申報清單,但因為援助、安全保證及核子擴散問題而一拖再拖。進行核申報後,六方會談進入下一階段,亦是最艱巨的銷毀核武階段。
美聯社/法新社

北韓核問題事件簿

1994:北韓與美國簽署《美朝核框架協議》,同意凍結核武計劃,換取國際代為興建兩座輕水式反應堆

2002:北韓在10月向美國代表團承認,北韓提煉濃縮鈾後,美國為首的財團中止為北韓興建核反應堆

2003:北韓在1月宣佈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在中國斡旋下,8月召開首輪六方會談,但沒有結果

2005:北韓宣佈擁有核武

2006:北韓7月試射六枚導彈,10月更進行首次地下核試

2007:北韓同意關閉核反應堆,讓國際原子能機構調查員入境核查

26/06/2008:北韓呈交核子申報清單,美國宣佈會在45天內撤銷對北韓的制裁

路透社/美聯社

專家分析:平壤以核武當籌碼

北韓昨天提交核清單,是邁向朝鮮半島無核化的重要里程碑,但要實現無核化卻是非常艱難,因為北韓無意交出所有核武,因為完全繳械,手上再無威懾性武器作談判籌碼。

製造危機博援助

美國今次在未核實北韓的申報清單,就宣佈將會撤銷對北韓的制裁,顯然是作出重大讓步,因為喬治布殊行將卸任,但八年來政績乏善足陳,預計以巴和議未必能在年底前達成,為了讓自己能在卸任前取得一些外交成果,惟有在北韓問題上讓步,但他也信不過北韓,表明要核實申報內容才會撤銷制裁。
就算申報無誤,但要北韓在下階段交出所有核武器和核裂變材料,換取跟美國和日本建交,無疑是與虎謀皮。南韓國民大學副教授蘭科夫(AndreiLankov)認為北韓一定不會交出核武,因為「核武是威懾性和勒索的利器,沒有核武,北韓領袖在面對外國攻擊時變得脆弱,也無法向國際社會榨取援助,北韓經濟沒效率,極需要維持緊張關係、製造危機,來取得更多援助」。
因此要落實下一階段朝鮮半島無核化,將會是最棘手,極可能要進行幾年以上的漫長談判。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