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域名大解放<br>網址結尾部份自由組合 中文阿拉伯文同樣適用

互聯網域名大解放
網址結尾部份自由組合 中文阿拉伯文同樣適用

網站等於「.com」的時代,快成明日黃花了。負責全球網址域名管理的機構,前日(周四)通過網址域名大解放的方案,未來網址的結尾部份可以用任何語言及字串組成,「.nike」、「.bank」、「.香港」都可出現在網址中,令人一望就知網站性質。還把「.com」掛在口邊?out了。

「互聯網域名及規約編號指定組織」(ICANN)前日在法國巴黎的年會,通過兩項決定,對有25年歷史的網址系統帶來革命性轉變。首先是放寬對所謂「頂級域名」(又稱後綴)的限制,機構、組織或個人,可申請使用任何字串組成的頂級域名,放在網址後面以標示網站屬性,不再局限於ICANN審批經年才准用的頂級域名。
現時ICANN准用的頂級域名約有250個,分兩大類,一類標示網站所屬機構性質,像「.com」代表商業機構、「.gov」代表政府、「.edu」代表教育機構,另一類標示網站所屬國家或地區,像英國網站用「.uk」、香港網站用「.hk」。

預計明年第二季出現

放寬限制後,頂級域名可自由組合,可以是「.ebay」、「.nike」等公司名或品牌,可以是城市和地區名,像巴黎網站用「.paris」、沙田網站用「.shatin」,可以是行業域名,像銀行用「.bank」、汽車用「.car」,甚至可以是人名,一望域名就知網站的性質,又易記。
第二項決定是域名和頂級域名都可用非英文羅馬字母,中文、阿拉伯文、日文都可以,日後香港網站不必只用「.hk」,可以用「.香港」,以後將可出現「蘋果日報.香港」、「蘋果日報.台灣」等全中文網址。
ICANN行政總裁圖米(PaulTwomey)表示,他們尚需要幾個月時間敲定細節,新頂級域名預計最快明年第二季出現。他形容通過域名大解放是「歷史時刻」,令網址有更多選擇:「這令互聯網的『房地產』有巨大增長,可讓不同團體、社群和企業在網上表達自己的身份認同。」

消除非英語民眾障礙

英國.uk網址域名註冊機構的負責人泰勒(EmilyTaylor)指出,域名語言不設限,將為很多非英語民眾消除上網一大障礙:「現時全世界有15億人上網,羅馬字母對其餘45億人來說,是毫無意義。」ICANN一名顧問表示,外界對註冊新頂級域名很有興趣,很多人躍躍欲試,不過ICANN為開發新系統花了2,000萬美元(1.56億港元),要收回成本,註冊新頂級域名費用估計絕不便宜,一個可能要超過10萬美元(78萬港元)。
ICANN過去接納新頂級域名,要經過很多程序和會議,2000年和2004年兩輪程序亦只是通過了13個。新方案只需申請者遞上申請,沒有人就商標侵權、太接近其他已註冊域名和種族主義等問題提出抗議,就可以通過,但有ICANN理事擔心這會令該機構要負起審查域名責任,要求澄清有關條文。
美聯社/英國廣播公司

互聯網域名Q&A

Q:頂級域名(topleveldomainname)和域名(domainname)有甚麼分別?

A:頂級域名是網址的最後部份,如「.com」或「.co.uk」,所以又稱後綴(suffix),域名則是「www.」與後綴之間的文字。在網址「www.telegraph.co.uk」之中,「telegraph」是域名,「.co.uk」是頂級域名/後綴。

Q:誰能申請一個頂級域名/後綴?

A:理論上人人都能,但這不單是買下一個網址,而是買下全世界所有相同的域名,需要許多資源營運和管理。究竟要投入幾多資源?擁有和營運頂級域名「.com」的VeriSign,就已花超過1億美元(約7.8億港元)去維持服務。

Q:你能註冊自己的名字嗎?

A:目前尚未清楚。一般人該買不起一個頂級域名,而且註冊一般姓名為後綴,難賺大錢,但或許會有明星考慮把自己的名字註冊成頂級域名,如KylieMinogue或會買下「.kylie」後綴,藉此建立個人品牌或當「招牌」來用。

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