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前輩食家到倫敦,走進那家聞名的「客家山」用膳,想要看看教香港沙頭角小子發跡的中菜餐廳有何特別,過後得出結論,菜式沒有特別出色,只是裝修與服務跟傳統中菜館迥異,裝修是高級西餐廳格調,侍應全是西人,洗手間也是五星級酒店裝潢,這是唐人街那些老餐館及不上的。中餐西吃攻陷了倫敦食客的心,口碑相傳。
這道理好像簡單,但是走過外地唐人街,就發現不是所有中菜館都愛這一套。在那些刻意保留華人食肆傳統的餐廳,常會看見一些外籍客人,起勁地運用筷子,夾着一些為了刻意討好他們的口味而弄得不中不西的美食,我私自為他們感到可惜。
我也不是特別喜歡幫襯,有時只是出於鄉愁,無可選擇,有時則是順應那些無法吃意粉麵包的朋友。我們都知道甚麼是最好的,但那些外國客人只能嘗到奇怪的異國料理,在某種騙人的氛圍裏感受所謂的中式風情。
是的,也有好的地道中菜館,都在倫敦。連侍應也是說廣東話,教人親切。在英國唸書時,有些香港朋友每周總要聚餐一次,選在那一兩家餐廳,點一些就算在老家也不一定常點的菜式如炸大腸,痛快地把鄉愁吞進肚裏去。
在那些觥籌交錯的場合,瞄瞄鄰桌的英國客人,我想他們定搞不懂為何中國人聚餐常那麼吵耳,奇怪一群人如何共享一碟美食。我也不懂,只知道在西餐廳裏吃中菜已是另一種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