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一名男病人服用醫生處方的藥物後過敏,全身出現皮膚脫落、口腔潰瘍等史蒂芬強森症候群,在死亡邊緣要四度接受深切治療。病人「執番條命」後向醫務委員會投訴,在生死關頭曾多次要求該名醫生提供處方,但清單上沒有列出該種足以致命的藥物。醫委會昨日譴責該名醫生專業失當。 記者:林社炳
投訴人楊時偉(42歲)昨日由弟弟陪同出席醫委會公開研訊。案情指他自2006年4月20日起,因左腳腫痛向私人執業醫生李國詠求診,多次覆診病情沒有好轉。隨後留醫浸會醫院,繼續接受李醫生治療。
稱翻查病歷「睇漏眼」
治療期間懷疑在服用李醫生處方用作治療痛風的Zyloric藥物後,最初由頸部及面部出現紅腫,惡化至皮膚癬疥、口腔潰瘍等史蒂芬強森症候群(Stevens-JohnsonSyndrome)。
他隨後轉介到伊利沙伯醫院治療,並因腎功能衰退,要接受深切治療,其間楊弟曾多次要求李國詠醫生提供曾處方的所有藥物清單,方便醫院醫生跟進治療。楊弟Steve說:「喺哥哥生死關頭,李醫生提供嘅清單,隻字不提Zyloric呢種藥」。兄弟兩人認為李醫生故意隱瞞,才向醫委會投訴。
被告李國詠昨日向醫委會承認,是因病人眾多,醫務繁忙,把投訴人有關Zyloric處方資料,存放在其他檔案。所以在翻查病歷資料時「睇漏眼」。醫委會裁定他專業失當,但接納被告無心之失,坦白從寬的態度,只對他予以譴責。
Zyloric過敏致死達10%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總監崔俊明指:「Zyloric係出晒名可以引起Stevens-JohnsonSyndrome」,令身體產生過敏反應,死亡率高達5%至10%。Zyloric用來治療或預防尿酸過多,防止引起骨痛。醫生向病人處方前,應問病人對該藥是否有過敏反應;若病人不清楚,醫生應密切監察病人服藥期間的反應,提醒市民若出現紅疹、呼吸困難、皮膚痕癢、面腫及呼吸困難症狀,要立即停藥。
這種過敏可致表皮皮膚細胞及軟組織脫落,口腔、腸道及眼部表面細胞也會壞死,嚴重者會器官衰竭致命。每年每100萬人中有6人會有該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