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跟朋友提起我家菲傭的時候,我都由衷稱讚她,但我依然稱她為菲傭,不會作狀地說什麼「家務助理」。
「女傭」本身也是一個職業名稱,不會因為改稱「家務助理」而分貴賤高下。在香港許多家庭中,菲籍女傭手持大門鎖匙,經營範圍遍及全局,去街市買菜,採購家庭一應用品,比主人家更清楚家中盈缺,這哪裏是「助理」做得到的?
她們,其實已是管家。
有位朋友準備在北京搞一個會所,打算將順德女傭的傳統文化在會所中發揚光大。他特地去順德「冰玉堂」拜訪了僅存的幾位自梳女傭,在那些老人家處聽了許多故事,得了許多家廚菜譜。這種華南文化傳去北方,北方人會覺得很稀奇珍貴。但是,你試試將「順德女傭」改成「順德家務助理」,誰還有興趣知道!
做人辦事,該是什麼就是什麼,燒菜的就是廚師,送信的就是信差,掃地的是清潔工,沏茶水的如果不是阿嬸而是個阿伯,就叫「茶水阿伯」好了。
所以女傭就是女傭,硬要將之改成「家務助理」,那首先是你在心理上看不起她們,由看不起她們的職業到看不起她們的人格,但又怕別人看穿了你的這種鄙視,才掩耳盜鈴弄個「家務助理」的名稱,欲蓋彌彰。就像近來特區政府用了一批新員工,如果你說他們是「特首傭工」,大家基本上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但偏偏要故弄玄虛,叫什麼「政治助理」,那就絕大多數的香港人,都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