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股價表現仍未擺脫次按影響的滙控(005),昨被市場傳言,指其擬斥資高達800億美元(6240億港元),收購受次按重創的歐洲大行瑞銀,消息令瑞銀股價一度飆升約4%,雖然兩行均拒絕置評,但知情人士指出,傳聞可信性甚低,以滙控現股價水平計,收購瑞銀將對集團資本構成壓力。
滙控昨在港收報123元,跌0.57%,路透社昨引述交易員在市場流傳的消息報道,滙控可能出巨資收購瑞銀,但報道亦指對有關傳聞存疑。受次按拖累,瑞銀迄今已作出370億美元投資減值,今年首季亦錄得115億瑞郎(約850億港元)虧損。
財政壓力大機會微
傳聞中滙控收購瑞銀的交易金額,將相等於02年底,集團收購美國HouseholdInternational(現稱滙豐融資)交易價5倍多,當時滙控斥資142億美元購入HI,是滙控有史以來最大宗併購。
另外,滙豐收購韓國外換銀行(KEB)控股權的交易,昨有正面發展,外電引述韓國高等法院裁決,推翻早前判決指KEB控股權出售方美國私募基金LoneStar涉嫌操控交易作價的指控,料此舉將有利滙豐與LoneStar盡快達成協議。南韓金融監管委員會則發表聲明指,有關裁決未足夠對KEB交易予以批准,尚有法律問題待解決。
LoneStar脫罪或加快購KEB
滙豐回應說,歡迎法院就LoneStar裁決作出的決定,但會否催化滙豐收購KEB的交易,則不予置評,該行會靜待韓國監管當局,就交易申請的審批。
韓國法院在2月裁決中,判LoneStar及其韓國負責人PaulYoo,以操控手段令KEB旗下一間信用卡公司股價下跌,使LoneStar得以低於市價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