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十多個國家齊集沙地阿拉伯舉行高峯會,針對高漲的油價商討對策。儘管眾人已十分熟悉令油價上揚的原因,但基於立場不同,石油輸出國因油價高漲而享有龐大利益,對用油者是否有能力負擔抱着事不關己態度。預期往後OPEC(石油輸出組織)將常以「產量足夠、供求並未失衡」等方式,回應各界抗議聲浪,並將油價高漲歸罪於美元弱勢。
港轉口貿易衝擊大
過去對中東石油有很大主導權的美國,如今將面臨國內經濟疲弱,漸失中東親美國家的強烈支持,可以預期,未來美國在油價談判中的優勢將漸失,如期望OPEC與消費國之間能形成甚麼重大共識,徹底解決油價問題,將會是不切實際。
表面上,製造業佔多的台灣和內地企業,因燃油、電費等開支增加,企業受衝擊應較以貿易為主的香港大。不過,由於此次油價高企,並非單純供求問題,且歐美消費者的收入及企業獲利增長幅度,已不如以往,加上市場預期後市油價將會走高,令需求大降,不利企業把成本轉嫁,因此,儘管單以產業來看,物流業成了香港受創最深的行業,但在整體環境趨緩下,預料香港轉口貿易所受衝擊將十分大。
向不耗能行業發展
在台灣,高油價對企業最大的啓示在於,督促企業朝向發展不耗能的行業發展,隨着兩岸政策持續鬆綁,台企赴大陸投資的比重有望加速放寬。已於內地發展、經驗豐富的台資企業,應可更妥善地運用這項資源,與內地機構形成更良好的分工模式,以維持企業長線競爭力。
作為轉口貿易中樞的香港,應持續強化與內地往來的關係,彌補歐美經濟趨緩的缺口,繼續扮演中介角色,尋找長線發展的空間。
http://trade.fub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