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宏調效力漸顯,銀行家及企業家等各方已切身感受到中央收緊貨幣政策的威力。同時內地銀行業景氣指數從高位回落,中國人民銀行(下稱「人行」)所作的調查報告表明,銀行業界潛在的風險值得關注,包括資產質量下降、貸款逾期客戶增加等因素。
宏調效應顯現
人行和國家統計局合作完成的《第2季度全國銀行家問卷調查》顯示,銀行家判斷當前貨幣政策為「適度」的感受指數再創新低,降至31.2%,是連續5個季度下跌,累跌24.6個百分點;反觀選擇「過緊」或「偏緊」的銀行家比例高達66.1%,是04年調查以來的新高,反映他們對緊縮貨幣政策感受不斷增強。
面對人行不斷收緊銀行借貸規範,作為借款人的企業家自然首當其衝,「有感而發」;同屬人行進行的企業家問卷調查,指有27%企業家認為銀行貸款掌握「偏嚴」,比例是近3年來高點,判斷借款利率水平「偏高」的比例達36%,則是97年以來最高。
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夜掛心「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的調控任務,從調查數據中可望得到少許安慰;有64.4%銀行家認為當前宏觀經濟運行「過熱」或「偏熱」,比例較今年首季下降10.6個百分點,而預計第3季「正常」的比例為40.3%,則呈上升趨勢,表明銀行家對下季經濟形勢判斷向好。受此影響,本季銀行家宏觀經濟信心指數再度回升,達37%。
至於企業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從去年第4季的歷史新高18.4%,降至本季的12.3%,累跌6.1個百分點。上述指數大致反映宏調效應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