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來來去去也只有單車、三鐵、游泳、風帆的奧運人,其他項目少之又少,原因除了實力上還有差距外,其他項目運動員對於奧運的目標似乎並不明確;年僅16歲的香港體操王子、於3月底奪得香港歷史上首面泛太平洋賽金牌的石偉雄(石仔),今屆京奧他錯過了!但2012年倫敦奧運,將成為他的最終目標。
記者/攝影:陳耀麟
現時只有16歲、在5月初的香港火炬傳遞中,成為120位火炬手之一的「石仔」,6歲初次接觸體操這項運動後,憑着苦練與天份,7歲已入選香港隊,9年間獲獎無數。談到「石仔」最大型賽事的獎項,應是3月底在美國舉行的泛太平洋體操賽,他在美國、中國、日本及俄羅斯等眾多體操強國代表中,於男子少年組跳馬項目中奪冠,為香港在該項賽事上奪得首金,亦為他的夢想之旅展開光輝一頁。
獎牌背後傷痕纍纍
無論全港、國內賽事、甚至學界賽的獎牌,「石仔」家中也有上百個,但成功背後卻是滿身傷痕。「石仔」06年在昆明參加全國賽時,在單槓項目中落地失敗,傷及頸椎休息了半年。那時雙親令「石仔」不准再繼續練體操,換來的是「一殼眼淚」。
「石仔」回想當時在醫院聽到雙親的命令後,哭是唯一的反應:「那時每天都問醫生何時可康復,繼續自己的體操生涯,我不想就這樣完結。」最後家人敵不過「石仔」的眼淚攻勢,讓他繼續練體操,結果他也不負眾望,在泛太平洋體操賽中的跳馬項目勇奪金牌。
堅信4年後奪金夢
16歲對於體操運動員來說應是高峯期,但對於「石仔」而言,這個年齡也只是他踏上國際舞台的開始,「石仔」認為自己的一生也會花很多時間在體操之上:「只要還有競賽能力,我都會繼續自己的運動員生涯。96年李東華以29歲之齡奪得奧運鞍馬金牌,對於我只有16歲來說,就算下屆倫敦奧運也不過20出頭。」每周練5日,每日4小時,即使是學校考試,練習仍從不間斷,因為他堅信,將在4年後實現自己的奧運金牌夢。
知多啲:泛太平洋賽名將輩出
「石仔」3月底為港隊奪得的歷史性首金,其他國家亦派出強陣應戰,很多選手亦是國家的明日之星,例如2000年悉尼奧運女子體操團體季軍隊員黃曼丹,在1998年獲得泛太平洋體操比賽全能第3名、高低槓冠軍;國家男隊成員之一的呂博,亦曾在06年該賽事的個人全能奪得冠軍,從此可知這個泛太平洋賽事的對手也並非泛泛之輩。
石偉雄小檔案
出生日期:10/10/1991(16歲)
身高:1米65
體重:62公斤
就讀學校:天主教新民書院中三
個人榮譽
2008年--泛太平洋體操賽少年組跳馬金牌
2006年--全港競技體操公開比賽男子公開組6金得主(單槓、雙槓、跳馬、鞍馬、自由體操、個人全能)
2005年--全國青少年體操錦標賽男子乙組跳馬銅牌
小資料:體操項目設施不足
目前,香港體操訓練場地暫時只有順利邨體育館,設有自由體操、雙槓、高低槓、鞍馬、平衡木、跳馬和吊環等器械,場地面積達780平方米。但「石仔」認為訓練場地仍不足夠:「我之前有一段時間在國內受訓,訓練場地比起香港的訓練場地大幾倍,而國內的系統訓練亦是他們水準十分高的原因。」他坦言希望政府可以對體操項目多加注視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