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今年贈送香港五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具雙重意義,除了慶祝香港特區成立11周年,也有預祝北京成功舉辦奧運的意思,因為北京奧運吉祥物其中一隻福娃象徵中華鱘,中央送贈五尾魚正好代表奧運五環。
獲選成五福娃之一
中華鱘是中國特有珍貴魚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內其中一類珍稀品種,珍貴程度較大熊貓有過之而無不及,故有「水中大熊貓」之稱。今年北京奧運吉祥物是五頭福娃,包括象徵中華鱘的「貝貝」,反映中華鱘的重要性。
中華鱘的歷史可追溯至1.4億年前的白堊紀時代,牠們的祖先與恐龍存活,是目前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故有活化石之稱。中華鱘的受精卵存活率低,加上成熟期超過10年,已屬瀕危生物。現時,野生中華鱘少於1,000條。內地70年代起開始人工繁殖。
今次送給海洋公園的五尾中華鱘,兩條來自廈門中國水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根據今年4月廈門巿海洋與漁業局有關人士介紹,牠們是中央政府慶祝香港特區成立11周年的禮物。
三峽工程阻礙繁殖
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早前曾指出,長江三峽工程的堤壩阻擋中華鱘往來河道,令牠們不能回到出生地繁殖;部份又或需繞道而行,原本10月應該回到淡水產卵,錯過最佳繁殖時間,導致其繁殖量大幅下降。
中華鱘檔案
身長:2-5米(成年鱘)
體重:200-550公斤
壽命:50-60年
生態特徵:可追溯至1.4億年前的白堊紀時代,是目前最古老脊椎動物之一,有活化石之稱
活動地區:主要分佈長江、錢塘江及珠江沿岸地區
現存數目:野生中華鱘少於1000條
習性:出生於淡水河域,數月大時游向大海,成年會再逆游回出生的淡水河流產卵
繁殖特徵:能游逾3000公里繁衍下一代,繁殖期可以不進食逾一年
資料來源:海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