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加息半厘

印度突加息半厘

【本報綜合報道】印度央行為壓抑熾熱的通脹,昨晚突然加息半厘,將回購利率加至8.5厘,為一個月內第二次調高利率;同時將現金儲備率調升半厘至8.75厘。印度前財務部顧問RajivKumar預計,央行為控制通脹回落至合理水平,明年仍會繼續收緊貨幣政策。

央行干預阻亞幣跌

另外,隨着全球通脹進一步升溫,亞洲貨幣呈弱勢,10隻交投最活躍貨幣有6隻報跌,市場遂傳出區內多國央行昨已入市干預紓緩貨幣跌勢,當中南韓官員「出口術」後,市傳央行曾入市拋售最多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令南韓圜兌美元止跌;滙商亦懷疑泰國及菲律賓央行曾入市,限制泰銖及披索跌幅。
南韓企劃財政部國際金融局局長申霽潤表示,政府將繼續採取措施維持價格穩定,之後市場更傳出央行曾入市拋售5億至10億美元,以抑制韓圜跌勢,令韓圜一度升至1026.85兌1美元,但因有進口商趁低吸納美元,令韓圜收市前升幅收窄,報1033.9韓圜,升0.33%。南韓交易員估計,央行曾在1025至1038韓圜之間入市干預。

傳南韓拋10億美元

Calyon外滙策略師巴布稱,亞洲國家通脹升勢加劇,很多投資者仍擔心區內央行無法控制通脹,令區內貨幣處於下風。南韓投資及證券定息分析員YunHang-jin指出,通脹高企加上市場觀望聯儲局本周的議息結果,不利韓圜走勢。國基會亞太區副董事希夫預計,南韓央行為促進經濟增長及打擊通脹,將於短期內加息。
除南韓外,市傳泰國及菲律賓央行昨亦拋售美元。泰國政局不穩,令泰銖受壓。曼谷交易員稱,泰國央行為減慢美元升勢,昨疑似在不同價位拋售美元,令泰銖由33.59兌1美元的六個月低位回穩,收市僅微跌0.22%,收報33.53泰銖,是本月表現最差的亞洲貨幣。分析員估計,泰銖9月會跌至35兌1美元。
菲律賓央行亦懷疑在44.65至44.7披索兌1美元的水平入市干預,收報44.45披索兌1美元,無升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