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因副局長及政治助理風波狂轟特首曾蔭權是「政治蠢才」的前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昨天再度開腔論政。他指問責制正正屬於曾蔭權口中的「政治方便」產物,成立之時只為回應市民批評公務員高官施政不善;可惜當局至今尚未推出公務員守則,令政務官未能釐清問責制下的角色,並認為全面為問責制立法,才可避免日後繼續出現爭拗。 記者:許偉賢 林俊謙
立法會各大政黨對設立公務員守則舉腳贊成,但對立法建議有保留。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指,當局應該盡快推出公務員守則,讓公務員理解問責制下的職能與角色,但認為當局未必要為問責制全面立法,指問責制只實行了數年,「好多嘢都要逐步改善,令到運作更暢順」,認為一切可待年底的檢討後再研究,「或者立法係有朝一日嘅事,但唔會係𠵱家。」
湯家驊反對進行立法
公民黨湯家驊亦稱,該黨一向反對政府在未有普選下擴展問責制,故不會贊成立法把問責制「制度化」,但他認同政府應該盡快推出公務員守則,「呢班副局長同政治助理一出嚟,畀人嘅形象已經係一敗塗地,如果政府再混淆佢哋同公務員嘅角色,形象就只會更差。」
早前四度在報章撰文批評政治任命制度的王永平,昨天接受港台訪問時繼續就此事暢所欲言。他強調無意進行人身攻擊,亦非針對特首曾蔭權;他對問責制發表的意見屬「真心好意同有道理」,「完全對得住自己」,力證發表首篇文章前,曾在一聚會聽到不少朋友對此制度有所不滿,「有人話不如你(王永平)出嚟講嘢啦」,故此才撰文抒發己見,否認「忽然敢言」。
「係政治方便嘅產品」
本身曾為問責高官的王永平指政府當年推出問責制,無非是為了回應市民批評當時身為高官的公務員施政不善,「徹頭徹尾係政治方便嘅產品」;可惜推行近六年以來,卻未有相關法例規範聘用條件,難怪早前引發連番風波。他認為政府必須全面立法,清楚列明問責制的原則、實施時的規定、聘用條件及準則,以及列明問責官員與公務員的合作關係等,才能避免再就此發生爭拗。
他也力促政府兌現承諾,推出公務員守則,讓公務員了解在問責制下的工作框架,強調「政務官同問責官員可唔可以合作到係非常重要嘅事,希望政府唔好掉以輕心。」